棉花,又一个价格暴涨的农产品。
虽然不像绿豆、大蒜般能让老百姓直接感受到通货膨胀的威胁,但它刚刚上市就一路“高调”向市场走来。 今年9月至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棉价均处于“牛市”行情。
仅仅一个月,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就从9月初的1.8017万元/吨涨到了近期的2.5万元/吨,涨幅达38.76%,而新疆的二级棉的价格更是狂飙到2.6万元/吨,棉价创下15年来的新高。棉花价格暴涨,棉纱、棉布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相应的棉花采收成本和下游的棉产品、床上用品等价格也顺势跟进,而且这些产品又搭上了秋冬季市场需求上涨这班顺风车,价格涨幅均达两三成。
不愁订单愁原料
在经历过前几年棉价涨涨跌跌的那些日子之后,如今谈起棉价,南京泰姆士服饰负责人宋彪的语气已经非常淡定——现在原材料“1000元、1000元地往上涨”。熬过了这一段疯狂的日子,宋彪感慨道:“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工厂用的棉纱从2万元/吨涨到了3万元/吨,涨幅高达50%。至于棉花,更是从去年同期的1.1万元/吨左右飙升到超过2万元/吨,涨幅直逼80%!”
同样受到棉价强势攻击的另一家内衣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李刚也表示,棉花遇到今年可能出现的极寒天气,国内棉制品市场从形势上来看还是不错的。但是外贸订单年初就接了,买不到棉纱,订单就要面临着完不成的危险。李刚说:“上个月,棉纱是一天一个价,一涨就是一两千元,很多棉纱厂要么加价,要么不接单子,为避免亏损,有的棉纱厂干脆毁单,宁可付你违约金,也不卖你棉纱。至于我们,最近都不敢接单,一些量大利薄的单 子已经干脆不接了。国内市场也只能见机行事了,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对此,南京蓓蕾服饰负责生产的经理蒋宏也向记者介绍说,自从去年起,全国棉纱价格就一路上涨,但企业还是有能力抵消棉价上涨的压力。可今年刚进入下半年,面料价格上涨速度实在太快,加上人工成本大幅上调,企业今年面对的压力超过去年。
棉花为何这样贵
受到气候的影响,用棉农的话来讲就是,今年棉花收购比往年推迟了15天到20天开秤。
四川企业绵阳纺织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2008年,棉价一度从每公斤5元跌落到每公斤2元,棉花种植面积大幅缩水。2009年,棉价又回来了,每公斤从5元涨到7元多。而今年全国棉花收成不够好,全国市场的空缺很大,最近这几年每年纺织用棉总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而国内产量始终徘徊在700万吨左右,全球市场棉花也不够,加之投机商在新疆炒棉已久,因此今年棉价飞速飙升。
去年新疆等棉花主产区由于气候灾害等原因减产近25%,进一步加剧了供求失衡的矛盾。同时,国际棉价也处于上升通道,而印度、埃塞俄比亚等棉花出口大国暂停了棉花出口,棉花价格短期内难以回落。新疆的阿克苏地区是全国优质棉的产棉大区,这里棉花的市场价格在20天之内每公斤从8.5元上涨到11.6元,涨幅达26%,整体价格也比去年上涨了50%左右,棉花价格的持续飙涨使棉花收购企业陷入两难境地。棉农们都抱有惜售心理,希望等待棉花价格上涨后再出售,这使得棉花市场供应量更加紧张。
需求也是棉价上涨的一大原因。随着国际市场形势好转,全国纺织工业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企稳回升态势,企业开工率和订单情况均远远好于去年同期。今年国内做出口的企业订单较往年相比涨幅大多达40%以上,大大刺激了棉纱、棉布的需求。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位于天津的宝坻地区,棉花在这里是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棉农吴大爷对记者说:“我们这里的棉花比不过新疆的,但这价钱涨得让人心慌啊。”吴大爷表示,棉花的收购价格一天天地往上涨,但心中却是喜忧参半,“入秋雨水太多,棉花的收成不好,可看着棉花的收购价钱一天比一天高,手里仅有的这些棉花卖了觉着不甘心,不卖又怕价跌了砸手里啊,棉花市场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
纺织企业很受伤
目前棉布、毛料等各种布料紧随棉价其后持续上涨,与6月初相比,布料价格上涨30%左右。天津武清技术开发区的服装园区的雨竹公司相关负责人池磊表示,受棉价大涨拖累,服装企业生产成本上涨不少,对企业定价造成困扰和压力。据园区里的相关纺企反映,部分小纺织企业因不堪高风险的担惊受怕,已将涉棉的床品生产大量关停,待观望一段时期再作是否生产的决定。
同样,“用工”问题也困扰了一些纺织企业,“工资不断上涨,员工还是招不满,这样下去,年前的订单怕完不成了。”进入10月份,河北保定一家服装厂经营者放下业务重担,集中精力投入到如何留住职工、招募职工的“保卫战”中。“不敢接单了,怕工人不足,耽误交货期,这样既造成了经济损失又失去了信誉。”经营者无奈地说。
湖南富丽家纺是一家以外贸为主的床上用品制造企业,面对的供应商主要是美国的沃尔玛。今年年初,富丽家纺就已经和沃尔玛订了不少外贸单子,向其提供各类床上用品。然而没想到的是,今年上半年,全国棉花价格一路上涨,而企业用到的主要生产原料棉布的价格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从8月份的5.2元/米涨到了目前的7.5元/米,涨幅之大超过预期。
“外贸单子价格都是年初订的,那时棉布的价格每米不到5元。按照那时的原料成本计算,每个外贸单子可以赚取10%的利润,可现在棉布价格涨了两三元,这10%的利润基本被上涨的成本价格吃了。虽然业绩好看,赚头却没了。”富丽家纺的负责人解释说。
记者走访了北京和天津一些大型商场和超市发现,价格涨幅最明显的是棉质内衣,而在内衣专柜,纯棉内衣也是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型纤维制品,如竹纤维、珍珠纤维、天丝等。并且今年的棉质服装普遍“不纯棉”,大多都只含有60%的棉,再搭配涤纶、腈纶、氨纶等其他材料。部分商家表示,缩减棉质服装的含棉量也是权宜之计,毕竟原材料的涨幅太大了,不想大幅提高零售价格,只好适当降低原料的成本,以维持利润。
为此,记者采访到天津工业大学(原天津纺织学院)经济管理学科教授李和裕,他说:“要抓好棉花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提高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另外就是大力发展棉纺企业,承接沿海地区棉产业的转移,继续完善棉花产业链。”
李和裕表示,在棉价危机的影响下,行业很可能会进行一次洗牌,会淘汰一些抵御危机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减少竞争对手,为日后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带来新希望。因此,在棉纱价格不断上涨,市场风险增大的形势下,企业尽量不接大订单,规避原材料涨价风险,同时降低成本,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国内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