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第一个宏观数据,昨日如期公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下称“中采联”,CFLP)昨日公布,10月中国CFLP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4.7%,比9月上升0.9个百分点,达到六个月以来高点。
PMI指数是一个经济先行指标。若该指数高于50%,说明经济在扩张,反之则说明经济萎缩。CFLP制造业PMI因为有国家统计局的参与,被称为“官方制造业PMI”。分析师们根据昨日公布的这个制造业PMI数据,大都认为确立眼下企业经营转好,宏观经济在高位回稳的态势已经确定。
事实上,昨日公布的官方制造业PMI要高于市场预期。此前,市场曾预期10月制造业PMI将回落,因为用电量已经连续数月环比下滑,而且中国制造业PMI指数有季节性,往往在三季度见顶,四季度开始逐步下滑。
不过,在构成制造业PMI的众多分项数据中,购进价格指数涨幅最大。这让各方普遍担心,物价上涨压力似乎仍在进一步增大,通胀率也远未到顶。
显见的是,细观数据,中采联PMI的11个分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和购进价格较9月上升;其中,又以10月购进价格指数涨幅最大,为69.9%,比9月上升4.6个百分点。这个代表企业购进原材料成本的指数已连续三个月呈现升势,并均超过60%。
分行业看,20个行业全部高于50%,其中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10个行业超过70%,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等3个行业超过80%。
接受调查的企业中(编注:PMI指数是针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编制而成),反映价格上涨的比重为34%,比9月增加2个百分点。受调查企业反映,近期部分农作物和农副产品价格波动较大,棉花棉纱等原料市场供应紧缺,市场价格暴涨,天然胶和合成胶价格涨幅增大,特别是天然胶价格已超过3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不断攀升的购进价格表明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成本压力,这样的成本压力也将对下游的消费者价格产生明显的上升压力。”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昨日直言,“由于过度的货币投放、好于预期的经济表现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上涨的压力,通胀率远未见顶。”
持此观点的专家不在少数。昨日,包括高盛、兴业银行(27.77,0.61,2.25%)在内的多家机构都预测,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达到4.0%~4.1%的近期最高位。
国家统计局上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CPI为3.6%,是23个月来新高。按照既定计划,国家统计局将于本月11日公布10月CPI数据。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之前央行已经出人意料地加息,因此昨日不少专家也在第一时间指出,如若接下来公布的CPI数据果然再创新高,不排除央行继续加息25个基点。
“在PMI指数的离奇超强,以及其中购进价格指数的持续攀升,新增信贷强劲的情况下,如果10月份CPI超过4.0%,央行很可能再度加息。与此同时,明年年初即开始执行较为强硬紧缩政策的可能性也在上升。”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