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内外的经济形势虽然异常复杂,但所幸的是,中国经济行至年尾,尚未出什么大的波折。如今时间已跨入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明年经济政策的基调需要在会上确立。为此,中央现在正进行着一系列的调研讨论。作为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的走向尤其引人关注。一些相关人士也就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1日称,中国货币政策已基本明确转向稳健,目前站在加息通道的第一个台阶上。他认为,下一步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妨考虑“一松一紧”的搭配。2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表示,在经济确定稳定增长时,可以考虑转向稳健的甚至谨慎的货币政策。由于流动性规模巨大,中国经济有形成资产泡沫的风险,央行可考虑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抵御这种风险。他指出,货币政策应重点关注资产价格,在必要时控制资产价格波动。
在上述的言论中,无论是贾康还是李稻葵,都建议在未来收紧货币政策。当然,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走向,还是要依据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并参考国际经济环境才能得出。从国际上看,主要经济体央行目前都保持极低的利率水平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受困于日元升值和通货紧缩的日本率先开始第二轮量化宽松,公布了5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计划。接下来,万众瞩目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将在3日结束,现在市场人士几乎都认为美联储将于会议结束之后宣布数额巨大的资产购买计划。市场人士平均预期美联储将公布的资产购买计划总额为4570亿美元。在英国,削减财赤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让英国央行也准备实行量化宽松。而欧洲央行虽然声称暂未考虑量化宽松,却并未停止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欧元区国债。
尽管主要经济体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上取得了高度的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能够采取简单的跟随策略。目前在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中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其一,通货紧缩的威胁。其二,沉重的公共债务。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通胀压力日渐沉重,CPI节节走高,楼价居高不下,而政府的财政状况良好,债务占GDP的比例较低。此外,处于发展中的中国也确实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情况,具备一定的财政刺激空间。于是,欧美等国采取的“紧财政、宽货币”的组合,到中国完全可以掉过头来,实行“宽财政、紧货币”,如此才有对症下药之意。
收紧货币政策固然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泡沫,但不可避免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增长。中国经济是否可以承受这一冲击呢?1日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10月份PMI为54.7%,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三个月回升,经济回稳的态势进一步明显。再加上“十二五”规划已确立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基调,经济增速的适度下降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对于通胀何时见顶,各方还争议不断。退一步讲,即使CPI涨幅真能在近两个月达到峰值,短期内也难以回到3%以下。于是,在促增长和抑通胀的权衡中,抑通胀将考虑得更多一些。
至于收紧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央行应该会价格型和数量型工具并举。数量型方面,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在高位,再上调的空间不大,因此还是以加大公开市场的净回笼为主。价格型方面,10月份央行已初试加息。虽然加息可能会吸引外围市场的国际热钱的涌入,但考虑到目前资本账户仍处于严格管制之下,套利资金进出不便,热钱的主要目的是追逐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而加息恰可抑制资产价格上涨。如此,能降低热钱流入的规模,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而兼顾到央行的外部目标。
安邦认为,外围市场持续的低息环境给中国货币政策的抉择带来了不少困扰。然而,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来看,货币政策从宽松回归中性的趋势将继续,明年的货币政策依旧会走在这条收紧之路上。
(注:安邦咨询公司是中国内地一家独立智库机构,专注于财经与公共政策研究。本文只代表该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