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全球汇率僵局中,没有谁是真正清白的。中国一直不肯妥协,因此受到的责难大部分不无道理。但施行自私自利政策的国家并非只有它一个。由于实施了对其它国家更有利的政策,美国和西欧国家正承受着经济上的后果——但他们也并不孤单。
在多数大型发达经济体,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极高的财政赤字,都是应对高失业率和产出低迷的合理政策。这和中国在人民币问题上的思路没多大不同,这种想法也与在中国之前崛起的经济体的经验一脉相承:工资快速上涨让劳动密集型产业吃的苦头,会通过本币价值的逐步重估而被摊薄。
极低的利率水平与汇率管控一样,会产生全球效应。人民币汇率较低,使得中国的廉价出口成为可能,对此,美国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同样,人民币低汇率也给中国带来了一个负面效应,那就是较高的大宗商品价格,对此中国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周一Reuters-Jefferies CRB指数创下两年来的新高。对于此轮上涨最好的解释是,投机者和行业买家很容易获得资金以推高结算价格。作为全球第一大原材料消费国,这对中国的损害最大。
美联储提供的廉价资金的跨境流动,也给其它发展中国家制造了痛苦,推高了那些利率水平较为正常国家的货币汇率。中国的资本管控为其提供了保护,但最佳全球解决方案并非像现在许多人要求的那样,让中国获得更多资金。而是发达国家创造更少的资金。发达国家宁愿选择进行货币政策试验,也不愿进行较为痛苦的调整,这或许和中国的汇率政策同样不负责任。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栏目始于1930年,其团队分布在纽约、伦敦、香港和东京四地。无人确知其名称的起源,有人认为源于拉丁语“微罪不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