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现场看什么?这是连续关注一个大赛5年以上自然生成的问题。对于初看者,哪里都是新鲜的;对于常看者,变化才是新鲜的,而变化的当然不只是比赛结果。
10月29日,第19届“真维斯杯”总决赛稍早于往年在北京时尚风标798上演。如常的人潮澎湃、衣影穿梭,短短一小时之内,所有奖项归属尘埃落定。当人们还在回味,由20组选手集体营造的“绿动”氛围,是否恰如其分地阐释了环保设计的精髓,下一届大赛的构思和筹备已经原地启动。
这是一套经年累积的缜密流程。为了确保现场传递的信息饱满结实,组织者没有一刻真正享受到零思考的松弛,“我们不希望这里只是看到学生的习作,还应当蕴涵下一季的流行甚至更长远的理念。”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伟文早前的洞见,逐渐形成现实版本。
尊重商业但不过分屈从
大赛连续十几届推广普及,使选手对于服装设计要讲实穿性已无争议,然而令人惊喜的创意型作品也在商业化理念下愈发罕见。这让总决赛冠军邹家华的诞生仿佛是个“奇迹”。
早在南部赛区夺冠之前,邹家华就做好了把奖项置之度外的准备。他执意认为,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就要毫无遮拦地表达内心,绝不能背叛自己,“成功的设计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样才能给人带来惊喜,从作品中感受到设计师的热忱。”
事实证明,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大进投资有限公司商品开发部总监陈嘉威表示,已经许多年没有在大赛中看到如此具有灵性的作品,“虽然全部采用黑色,却在反向思维的运用、作品层次的把握上近乎完美。不同材质的巧妙拼接,令整套男装系列刚柔并济、浑然天成。”
曾经的大赛冠军、现任“真维斯杯设计精英会”东部赛区副会长的蔡贺,因为正在经营自己的独立品牌,习惯从商业性的角度给予评价:“把它们放在货架上,也许是不安分的;如果摆在橱窗里,一定是最能吸引顾客走进店里的。每个系列都不能缺少这样引领概念的先锋之作。”
在很多选手看来,揣测评委口味或者参考之前得奖作品的风格,是最终胜出的要诀。然而杨棋彬评委更赞赏邹家华的智慧,“依赖变化的东西是冒险的。时代在变、流行在变,评委的口味不可能一成不变,经验主义者往往陷入试错的过程,最聪明的做法莫过于把握大原则、大框架。”
总决赛亚军林洁琦,也被评委们公认为是有主见的选手。同时获得“最具市场潜力奖”的她,既注重营造艺术氛围,也聪敏地研究顾客心理。她说:“设计这组服装,我始终秉持着能让人穿上街的宗旨,每套都不失舞台效果,拆开来又是便于搭配的单品。选手在比赛时容易陷入堆砌元素、玩味结构的套路,而我在意的是服装的流行所在、功能所在。”
突出自我而不离群索居
以院校为主要渠道的设计大赛,在稿件数量上历来都占优势。从“真维斯杯”近年稿件征集情况看,虽然开通了社会来稿路径,但始终没有明显增长,反而是院校一端愈发蓬勃。总稿件数量刚在2008年突破5000份大关,今年再度刷新6000份记录,增长速度比前些年快得多。
真维斯推广部高级经理陈文嘉认为,眼下就业压力增大,大赛作为职场先导的功能更加突出。特别是“真维斯杯”已经形成了一套人才后续工程,无论是被选入企业,还是通过精英会取得更多求职资讯,从这里走出的优秀选手都不会昙花一现,“教育向职场延伸,是我们的初衷,也是差异化优势。”
本届大赛刚刚落幕,“真维斯杯设计精英会”换届以来的首次全体会议即刻召开。和业内某些相似性质的新锐设计师组织专注于个人有所不同,5年来精英会完成了由点到面的撒网,在规模和广度上可圈可点。到本届为止,精英会已吸纳会员598人,其中东部赛区177人、西部赛区163人、南部赛区134人、北部赛区124人。权重上虽稍有差异,但基本兼顾了区域间的平衡发展。
支撑这样一大摊子的管理成本可想而知。最关键的是,随着会员对组织功能产生更高级别的需求,如何由面到点地推广“精英”,成为下一阶段的重心。过去,只要是入围选手就能加入精英会,现在则要在两名以上会长推荐并通过复审后才有资格,且随时接受淘汰机制的监管。“首先确保人才的质量,才能考虑个性化定制。”陈文嘉告诉记者,精英会本身的门槛就意味着它的先锋性。
据悉,作为大赛协办方之一的穿针引线网,2011年将设立“人才推荐”专区,根据会员特长为其推荐知名企业(包括真维斯)的实习和工作机会;对于少数高级人才,还将有针对性地设置猎头服务。
20岁不仅属于“90后”
“真维斯杯”明年将迎来20周岁,巧合的是,参赛选手中今后也将越来越多地涌现“90后”。与大赛同龄的他们和这个舞台天生合拍,而大赛的左手和右手始终牵着过往者和后来者。
犹如对自身成长的珍视,当这届选手被问及渴望在第20届大赛中感受到什么气息时,答案竟然不约而同地指向“温故知新”。他们太想了解那些曾经作品青涩、而今事业有成的历届获奖者,以及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元素和符号。就像一位选手所说,希望明年“真维斯杯”举办一个历届作品展,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大赛的发展、中国服装教育的进步、休闲服流行趋势的变迁。
这是一群没有想象中浮躁的年轻设计师,看待收获和困惑几乎是一样的淡定。对于通过大赛、通过精英会渴望达成怎样的职场目标,他们也绝非崇尚捷径。总决赛季军白雪说,创建设计师品牌是她的大理想,眼下的小理想是踏踏实实地成为一家公司的设计师,体验用才华为公司创造效益的成就感。
“都说工作不好找,但也听说很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总决赛网络最佳人气奖得主余倩认为,这是一个调整心态的问题,“我知道自己缺乏经验,所以不会介意工资待遇,只要能学到东西的工作我都愿意干,未来3年里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曾经的大赛冠军、现任真维斯商品开发部经理的何振,用自己5年的实践告诉后来者,从起初只是参与公司某些货品的设计环节,到现在独立开发占总货品5%份额的衬衫,实力和耐力挑战了内地设计师在这家国际化公司的职责权限,任何一种成功都需要稳扎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