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行业抵御金融危机的先进经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一条。这既是不久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创新人物年会”渗透的理念,也是产业链各层面殊途同归的共识。
时至今日,“创新”这个在过去十年被广为追捧的信条,有必要在意识领域、实操步骤上做一番扩充和精进。敬畏创新已然成为历史,更多成长性企业撇开对其重要性的考证,直接进入将口号转变为经济效益的现实挑战。
一家咨询机构在调查研究了全球研发投入排名前1000位的企业后得出结论:2006年以前,没有任何统计数据表明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业绩水平存在关联,包括销售增长、毛利率、企业利润、市场占有率或股票收益。然而,在2009年度中国纺织创新人物名录中,刨除两所院校和两个集群,剩余16家产生创新人物的企业母体均在业绩方面表现卓著。
以其中的上市公司代表鲁泰为例,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5%的比例在遭遇危机时并未缩水;2009年企业营业收入48.6亿元,利润6.76亿元,利润率13.9%。再以受危机冲击相对猛烈的纺机行业代表同和为例,在去年整个棉纺成套设备最困难的时候,自掏8500万元落实技改,2009年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利润率16%。
宏观统计显示,到2009年底,行业1/3规模以上企业平均利润率8%以上,约4000户左右的企业平均利润率16%,综合主营业务的利润还要超过这个数,高增长的支撑因素在于科技含量、品牌优势以及营销网络、供应链和管理模式等不同领域的创新。
可量化,才可管理。仅从经营业绩的笼统指标衡量企业的创新绩效,显然已不能满足越来越系统化、常规化的创新发展模型。像国外某些先进企业那样将创新途径上的各阶段指标进行细化,对眼下的中国纺织企业而言还相当遥远。在论坛近3个小时的交流中,记者收获了丰富的创新途径,却没有发现一家企业在对“创新”实施管理上展开实践。
现实是,一些针对创新产出的测量正逐渐被采用,如企业在过去一年中推出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务类型的数量及其占总收入的比例,创新为企业带来的成本和价格优势等。而关于创新投入的测量还未列入议程,如企业用于创新项目的工时比重、资金预算比重、创意从提交到成型再到商业运营所花费的平均时间等。
大可不必被这种管理强度吓到。有人说,“创新”此刻的处境如同当年的“质量”,在全面质量管理提出前的10年去拜访传统制造企业你会发现,质量从一开始就没有被严格衡量和设计到产品中去,更妄谈成为决定管理薪酬的重要因素,甚至除了专门的质量部门,一线员工都没有参与其中的权利和机会。
从这个角度讲,眼下的行业创新已跨越捕捉偶然性的初级阶段。企业意识到:创新途径的前端要尽量拓宽,通过把成本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产业链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手段“自由组合”,形成竞争者难以复制的创新层级;其次,在企业内部注入创新基因,把创新从一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极少数决策者的行为,发展成具有全员效应的强大惯性;同时把创新的触角伸向外部,目标定格在多元化思想最大化。
杜钰洲会长说,我们要做那些有起点和路线图的事情。套用到行业创新领域,不妨把企业已然觉悟并实践的“创新组合”作为起点,再将形成与之配套的“创新管理”视为路线图。当创新组合的能力与创新管理的水平无限趋近的时候,以“投入+产出”的全面指标矩阵衡量创新的效益,也就不再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