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足一周的时间里,棉花期货价格最高差价达到7000元/吨,现货交易价狂跌2400元/吨。业内人士认为,价格变化造成的市场观望气氛,已彻底打破纺织行业的正常发展,行业调控迫在眉睫。
新一轮行业调控不可避免
11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紧急下发通知,推出6项措施调控棉花市场。与此同时,央行宣布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1月10日郑棉期货价顺势下调,一周之内两次跌停,价格跌破30000元/吨。
原材料市场的不稳定,让大部分纺织企业将经营重心转移到贸易市场,无心升级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影响了产业健康发展。
“新一轮产业深度调控不可避免。”湖北纺织行业促进中心副巡视员王洪章称,大量游资炒作是此轮棉价不正常的主因,暴涨暴跌都是热钱流入流出的体现。目前,国家已明确棉花市场调控导向,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合谋涨价等违法行为,可在短期内减少资金投机空间,稳定价格。而下一步或将对纺织行业进行深度调控。
急售与惜售正在博弈
“刚需和减产已造成实实在在的缺口,棉贩对后市仍抱很大期望。”湖北棉协走访仙桃、潜江、钟祥等多个种棉地区发现,一部分棉贩仍持乐观态度。目前皮棉收购均价在26000—28000元/吨,加工厂不可能做赔本买卖;其次,新棉上市还得等9个月,棉价可能重回3万元并继续上行。
但是,也有部分棉贩持恐慌心理,急迫出售。沙洋某收购加工厂负责人介绍,从期货市场跌价第二天开始,一批棉贩在收购厂门口排队交售。该厂当日收购籽棉90多万斤,而平时最多只能收20万斤。
市场观望态度仍然浓厚
虽然郑棉期货连续跌停,纺织厂对后市预测仍然相当谨慎。
湖北棉协负责人说,看跌者认为国家宏观调控立竿见影,随着下游消化疲软、进口棉到港、新疆棉大量出疆,棉价会继续下行。
“当前价格违背价值规律,不是真实的市场供需表现。”京山银丰棉业总经理金涛认为,近期棉价下行已成定局,公司于9月份开始大批吃进棉花。他从期货市场看出游资撤离的迹象,在上周就以3.3万元/吨的价格,将多余存货抛出。
与此相反,有经营者认为,期货下挫带动现货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但下跌不会长期存在,市场会迅速回升到应有的基本面。
湖北际华3509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小平说,本来纱、布销售情况乐观,但突如其来的期货调整和政策调控,让市场重回波动。由于本厂尚有部分库存棉,目前以观望为主。
湖北棉协负责人认为,下跌的支撑底线应该是收购加工成本,这将在农、工、商三方利益均衡后形成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