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亿美元,商务部最终定下了今年全年贸易顺差目标。但能不能打住还要看最后一个月的数据。
此前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11月,我国贸易顺差为1704.2亿美元。尽管11月份的贸易顺差从10月份的274亿美元回落到229亿美元,但仍在200亿美元以上的高位徘徊。
市场普遍预计,今年全年顺差或需高看1900亿美元到2000亿美元。
事实上,从年初设定全年顺差目标1000亿美元,到年中调高至1500亿美元,再到年底控制在1800亿美元,商务部一年内已定了三次目标。
多位业内专家预计,全年顺差规模会与上年度大致持平,很难出现政府早前期望的明显下降。
高额贸易顺差一直是欧美指责中国贸易政策的话柄,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向本报记者表示,高于市场预期的贸易顺差数据将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的压力。而由于贸易顺差不断上升,国内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上升,通胀形势将更为严峻。
顺差难控
截止到11月,贸易顺差再次逼近商务部的预期目标。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顺差达到1704.2亿美元。若四季度仍维持前三个月平均200亿美元的月度顺差,那么年度顺差就势必将超过1800亿美元。
向着2000亿美元迈进的全年贸易顺差还有不到一个月就会揭开最终答案,目前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结果很可能让商务部再一次失算。
从年初的1000亿美元到年中1500亿美元,再到最后1800亿美元,商务部每次都想把顺差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但是每次都事与愿违。
纵观今年全年贸易差额走势可谓一波三折,呈“W形”。前三个月,贸易顺差不断缩小,到今年3月甚至曾出现贸易逆差,之后扩大至7月份的287亿美元,9月再次收出近5个月低点,10月,贸易顺差再次扩大至274亿美元,11月份虽然出现了回落,但仍在200亿美元以上的高位徘徊。
据投行花旗预计,今年我国外贸顺差将达1900亿美元(占GDP的4.3%),略低于去年1960亿美元规模(占GDP的5.0%)。
对此,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员陆志明博士向本报记者分析,虽然未来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均会面临一定程度压力,但是由于中国本身有全球产业制造中心优势、亚洲新兴市场总体经济增速仍高、欧美日筑底复苏格局延续以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高位震荡,短期内未来出口总量的增速会慢于进口,因此预计未来月度贸易顺差仍会处在200亿美元左右波动的正常水平。预计全年顺差在1900亿美元左右。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表示,我国外贸多年来一直有比较大的外贸顺差,2007年是最大的,外贸顺差占到GDP的10%以上,最近两年5%左右。他认为,大量的外贸顺差造成的结果,是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去年到今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反倾销、反补贴这类案件可以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多的。”
陈德铭“加减法”新解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顺差居高不下?
据悉,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了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统计数据显示,1至11月,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112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方式项下贸易顺差2420.8亿美元,相当于同期我国加工贸易总体贸易顺差的83.2%。
“中国不能通过扩大一般贸易的贸易逆差来减少顺差,而是应该通过改变贸易结构、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来逐步实现贸易平衡。”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指出,目前,中国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2911亿美元,一般贸易项下出现贸易逆差378亿美元。
近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要稳定出口和增加进口,提升产品水平,使外贸国际收支和顺差更加平衡。”
虽然今年中国贸易顺差在进出口总额占比减小,但面对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时压力依然很大。陈德铭表示,中国外贸结构需要调整,要通过增加进口,特别是努力扩大从主要贸易顺差国的进口来调整。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为1673.10亿美元,对欧盟贸易顺差为1307.39亿美元。
通过扩大进口做“加法”,而非一味压出口做“减法”。陈德铭为推动中国外贸平衡发展在寻找一条新路径。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表示,扩大进口,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进口,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引入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资本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的测算表明,从1987年至2007年的20年间,外贸出口和进口对GDP增长率的年均贡献分别达到2.7和1.5个百分点。
可见,积极鼓励扩大进口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
11月份是今年我国第六个进口增速超过出口的单月。“在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过程中,未来进口增长超过出口增长,将会成为一个常态。”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