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季明:中国时装周好似开到巅峰的过山车开始向下滑行

发表时间:2010年12月23日    作者:季明

  或许正因为是我们自己的时装周,才会用更苛刻的眼光去评价,会抱有更高的期望

  11月,中国国际时装周又在一片掌声和闪光灯中落下帷幕,但是当主持人宣布各项奖项的时候,迎来的只是一片沉默以及象征性的掌声。今年的时装周可以说是最“萧条”的一届,无论是从参加时装周的设计师的数量和质量、媒体的关注度、专业观众的关注度、国际影响力等等都与以往相差甚远。

  中国国际时装周好似已经开到巅峰的过山车,开始向下滑行。

  在时装周的巅峰时刻,无论是时装周媒体席位,还是台下专业观众的座位上都是满满当当的人,摄影和摄像记者经常在台上还因为争抢机位而发生争吵。而今年参与时装周的媒体间问得最多的是“下一场你还去吗?”得到最多的回答也是微微一笑,他们用无言的宣泄来表达对时装周含金量每况日下的不满。

  当然冷场是所有参与时装周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于是乎很多设计师或者品牌只能靠自己的员工、朋友以及北京各服装专业的学生来凑数,然而即使是这样,本届时装周很多场次依然有很多座位是空着的。

  媒体、专业观众不参加,这是时装周组委会不能控制的,情有可原。但作为国内最大的一次时装设计行业的盛会,连自己组织内部的众多设计师都不参与进来,甚至出现了设计师不上台领奖的尴尬,我们不能不说时装周肯定是出问题了,而且问题还不小,急需重整。

  那中国时装周现存的问题又在那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时装周?主办单位、媒体、专业观众、设计师都应该如何去做?

  现在的时装周给人感觉好像是个赚钱机器,也有点像公交车,付费就能上,一点门槛也没有。为了生存进行商业化是市场规律,是必然的,可仅仅把时装周当个盈利的平台就偏离了其初衷,注定不会走得很远。

  作为一个时装周首先要把自己的定位和门槛设置好,也就是要设置好游戏规则,什么样的人能到我们这个舞台上展示?展示什么东西?主办单位应该给予什么样的配套服务,都要有明确的标准并严格执行。

  一个好的时装周,它应该先征服设计师,然后再征服观众。它应该有好的服务,让花钱来做秀的品牌和设计师收益,而不是仅仅收获含金量越来越小的金顶奖作为礼物。它应该让设计师走向市场,它应该让百货公司抢着或者考虑让品牌进场,它应该让消费者走进品牌的专卖店。这些我们在时装周都没看到,从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希望会有。

  时装周没有让时尚和中国设计师走进大众,而设计师需要市场、更需要让自己的才能变成价值。

  其实,本来在时装周上有个奖项放在这里就是很奇怪的事情,在国际时装周上没有说评奖的,一场秀好不好全看媒体的评论,市场的反应。这个奖的规则就很有问题,把参与在当中的秀放在一起去评,有礼服,有运动装,还有直接面向大众市场的,这些怎么在一起去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们拿什么标准来衡量,拿高级定制手工艺和面向大众市场的成衣快消品比较能一样吗?

  设置奖项本来就不靠谱,更不靠谱的是时装周还特意每年为参加时装周的设计师定制特别奖项,如年度男装、女装、婚纱礼服、针织设计奖、特别贡献奖等等。总之来了都有奖,不会让你空手而归,以至于时装周近年来吸引了众多听都没听过的设计师的参与,大家把时装周作为“镀金”的一个最好平台,在时装周拿个奖项可以到服装企业去忽悠,也可以去忽悠消费者。

  然而,这些“杂牌军”的进入逼退了有实力、有能力的设计师,这从近年来老牌设计师逐步淡出时装周可以看出。现在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已经很少再能看到国内比较有名的设计师的秀了,仅存的几个“大师”估计也是义务劳动,碍不过面,给“老东家”撑撑门面。

  我们看一个金顶奖设计师的作品,除了每场好看不好看之外,不是说看他符合不符合市场需求,而是看他搭配的系列是不是成了一个系列,而不是每件衣服单拎出来好看,我们看国外的设计师,他们的作品都是一个系列的,然后他的系列是有各个不同的主题,

  这个主题要有自己的理念在里面,我们现在很多设计师的作品不成系列,想要表达什么东西我们都不清楚。一个好的设计师要有自己的风格,要会把握自己的风格。

  同时,当设计师达到一个高度的时候,必然会签约品牌,要有强大的后盾支持。

  当然,时装周以及设计师的成长离不开媒体,更离不开我们媒体负责任的报道,因为媒体决不仅仅是时尚的报道者,它更是时尚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因此,媒体在时尚报道中应该有鲜明的立场,不应一味地追逐和迎合;不被绚丽的表象所迷惑,而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褒贬分明。媒体应该更多地关注时装发布会的主体——设计师和服装作品,不要只投向灯光、装置、模特、明星、走光、失足等等据说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人气值”的内容上。专业性“时装评论”是时装周和设计师快速成长的最好土壤。

  我们也呼吁所有的大众,优秀的设计师品牌离不开大众的支持,在中国已经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要多多支持国内的品牌,不要崇洋媚外。

  我们也要呼吁设计师,设计和市场是息息相关的,也许我们的设计非常好,但希望以后不止是在T台上看到这些精彩作品,希望在投入市场的时候,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精彩的作品。

  同时,设计师不要忘记时装发布,时装才是永远的主题。不要为满足人们的创造欲望和视觉刺激需求,而刻意追求观看的感受、舞台灯光、音乐布景等带来的特殊气氛,忘记了自己的本质工作。

  举办时装周,对于中国时装行业来说,这绝对是件值得赞扬的好事,它成功地将行业外普通人的眼光吸引过来,让他们在关注这些噱头的同时,也窥见了中国时装品牌的实力与进步。当然,也正因为关注度的提高,让我们不由得开始深思,在国民消费奢侈品的能力在全球排名不断上升的今天,中国时尚产业与国外依旧还是有很大的一段差距。

  或许正因为是我们自己的时装周,才会用更苛刻的眼光去评价,会抱有更高的期望。或许正是“爱之深责之切”,我们才会探求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要求,正如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原主席王庆所希望时装周打造出自己的Chanel,我们同样也在期待,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稿件来源:服装界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作者  
·“中国创意”走进巴黎——服装设计师:进军国际市场,加速历史性远航[2010-11-26] 
·季明:无创新就没有中国服装业走进巴黎时装周的《历史性远航》[2010-11-24] 
·升值的博弈还将继续——纺服业:亟待深掘内需市场 实现高端和主导地位[2010-11-03] 
·创意与现实的平衡点——未来十年纺服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市场[2010-11-03] 
·变革才刚刚开始 低碳经济是大趋势——服装业:生态文明正在复归[2010-09-30] 
·从概念慢慢深入实际——服装业:设计师断层 买手热升温[2010-09-29] 


相关资讯  
·殷强:做好“3+1”模式,推进AI在纺织行业生产领域的应用[2024-09-03] 
·梁鹏程:人工智能(AI)将成为影响展会行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2024-08-27] 
·崔荣荣:为时尚产业培养“三创”人才[2024-07-03] 
·陈大鹏:发展新质生产力 书写服装行业新篇[2024-07-02] 
·闻力生:服装制造企业和员工都要拥有AI Agent[2024-07-04] 
·俞建勇:推动科创“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有效增量”[2024-04-09] 
相关出处  
·实现持续良性发展——陈大鹏:2010中国服装行业运行情况及趋势[2010-12-20] 
·李凯洛:“手机商务”对服装实体店的冲击和压力是显而易见的[2010-12-15] 
·科技创新支撑——服装业:打造第二创意产业链才刚刚起步[2010-12-08] 
·创意,给大脑松绑的艺术——中国服企:打破常规思维重新思考定位[2010-12-08] 
·看似平凡却又完全不同——CHIC2011:为服装品牌增值的杠杆[2010-12-08] 
·把“减法”做得最好——创意:让服装设计赋形的新方法[2010-12-08]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