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石油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是来自美国驾车者和中国制造企业的需求──推动油价自金融危机初期以来首次突破每桶90美元。
油价重拾升势对全球经济增长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如果这种涨势失去控制,那么对收入依然拮据的消费者而言,它也会成为一个问题。
周三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价格自2008年10月以来首次收于每桶90美元上方,此前油价曾在金融危机前几个月和全球衰退中下滑。原油价格在2010年的多数时间内都位于80美元上方,最近几周一路走高。
油价的上涨打击了驾车者的钱包。据AAA每日燃料计量报告(AAA Daily Fuel Gauge Report),每加仑汽油的均价两年来首次触及3美元,自今年夏天以来累计涨幅已达10.9%。美国的驾车者不久可能会看到油价进一步上涨,部分原因是因为炼油厂为了避免在年底时接到大额税单而降低了库存。库存的减少将使油价上涨影响到驾车者的速度比通常更快。
与2005年和2006年时的油价上涨不同,其“罪魁祸首”并不是全球石油供应的突然中断。目前世界上的石油供应很充足:伊拉克明年有望大幅增加出口,沙特阿拉伯拥有稳定的备用产能,随时可以动用。
Citi Futures Perspective的分析师伊万斯(Tim Evans)说,市场情绪受到了一种想法的推动,即经济复苏将转化为一个从根本上来说更加趋紧的石油市场。我认为实际情况是石油生产要跟上需求复苏的步伐是轻而易举的。
Citi Futures预计今后六至12个月中原油价格将升至每桶93美元。一些分析师预测油价将在2011年再度突破每桶100美元。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的加快,石油只是今年价格飙升的众多大宗商品和金融资产中的一种。周三,道琼斯指数收盘涨26.33点,至11,559.49点,涨幅0.2%,达到自2008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位。该股指今年已累计上涨了10.9%。
由于投资者将黄金视为对冲通货膨胀的工具而纷纷追捧,金价今年上涨了27%。而工业需求则推动铜价本周涨至每磅4.2705美元的纪录高位,今年累计涨幅达28%。
鉴于石油在汽车和航空运输上起到的作用,它对经济的影响尤其之大。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全球需求正稳步增长,2010年有望达到历史高位,日均石油需求量增加2.9%,至8745万桶。该机构预计2011年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日均达到8877万桶,不过需求的增速将会放缓。
与此同时,对冲基金和散户投资者都在收购与原油价格挂钩的金融工具,起到了推高油价的作用。大量投资涌入大宗商品是2008年油价飙升的一个重要原因,眼下似乎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原油价格上涨最终有可能放慢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但到目前为止进口国还没有表示多少抗议。本月在厄瓜多尔开会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即欧佩克)暗示,它觉得油价在每桶90美元的水平比较稳妥。在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方面有着宏大计划的国家似乎尤其愿意让油价上升。
油价较8月下旬已涨26.3%,部分原因与股票及其他大宗商品的上涨原因一样,即市场预期全球经济增长形势将会改善,而投资者看到美联储(Federal Reserve)采取措施提振经济,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
石油公司的信心在近期市场环境作用下提高。预计全球石油公司明年将投资4,900亿美元用于勘探、生产石油和天然气,投资规模打破2008年创下的纪录。
虽然全球经济仍旧普遍不稳,今年原油的强劲需求仍旧出乎石油行业观察人士意料。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今年全球每天消耗的石油同比增长250万桶,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第二快的增长速度。
当第一批显示这种增速的数据在夏季出炉时,很多市场观察人士将其归因于炼油企业囤积原油。他们不相信这种数据反映了司机和其他消费者需求的增长。但随着数据越来越多,2010年的旺盛需求越来越明显。
伦敦国际能源研究中心(Center for Global Energy Studies)资深石油分析师塔金(Manouchehr Takin)说,两三个月前我们还在怀疑,但慢慢地我们就相信了。
需求增量多数来自亚洲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和中东部分地区。
甚至拮据的美国司机预计也会提高购买量。国际能源署最近小幅上调它对2011年美国汽油消费量的预测,理由是需求将会增加。
达拉斯36岁的销售支持代表贝克(Shana Baker)一边为她的微型面包车加油,一边说,我花的油钱比过去多了好多,把其他东西的预算都给挤占了,比如日常用品。
一些人不相信当前价格可以维持。大宗商品经纪公司Newedge USA研究部副主任哈尔夫(Antoine Halff)说,这些数据很容易被过度解读。他说,银行业在利用这些数据预测牛市行情的到来。
波士顿燃油经销商威廉姆斯(Ken Williams)周三也在观测石油价格的动态。
他说,我肯定担心油价上涨会挫伤需求,但我更担心人们买不买得起这种产品,因为它是一种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