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此时节天气更加寒冷。但据义乌气象台消息,昨天白天最高气温依然高达17℃,最低气温也有5℃。今冬天气忽冷忽热,让义乌商户摸不着头脑。
近几个月来,有关“千年极寒”的报道被不少媒体和网站转载。然而,世界气象组织在本月初有了不同的说法:今年冬季将成为百年来最暖和的一个冬季。
这个冬季的温度到底会怎么变,冬令商品有没有必要囤积?在冬令商品经营户看来,看各国气象“专家”打口水仗实在有些无聊,要说温度变化给销售带来的影响,哪有自己切身体验到的“市场温度”来得真实:外汇变动令外商悔单,棉被提价“吓”走采购商,天气转暖又限制了内贸销量……身处冬至时节,义乌市场上的棉被经营户感到阵阵寒意。
棉被价上涨10~30元 “吓”跑国内外客商
“前期棉花价格走高,棉被的进货价也跟着涨,这段时间失去不少订单。”说起近期的生意,在义乌做被子生意的经营户郑文强颇为无奈。
前几个月,棉花价格一路疯涨,最高时每吨售价约14000元,造成包括棉被在内的下游产品不得不跟着涨价。
“同样一条棉质被套的云丝棉被,去年的批发价在100元左右,今年的价格则要120元,质量再好点的要130元。”郑文强告诉记者,对采购商来说,进同样的棉被要多付20%~30%的钱,肯定不乐意,毕竟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了。
经营家纺产品的胡丽娟专做中东区域的外贸生意,因为价格变动“吓”走采购商的事情,她近期也碰到好几次。她卖的被子一直以来都走低端路线,前期棉花涨价后,新进的被子上涨了10元。“10元的差价看起来不多,但很多中东客商就是不下单。”
受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部分国外采购商近期都作壁上观,甚至取消了棉被订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棉花价格尚未完全稳定,棉被的价格弹性空间过大,不敢轻易下单;另一方面,由于临近年底,部分工人提前返回老家,一些棉被生产厂家开始缩减产量,如果订单不大,不太愿意接手。
温差如同过山车 旺季销量不如淡季
“务必要帮我把货赶出来,最迟明天晚上交。”林有珊是义乌宾王市场一名家纺经营户,主要销售棉被、被套和床单。
昨天下午接受采访时,他一直忙着和后宅街道一家加工厂联系,希望对方能尽快给他赶货。起先,加工厂的负责人并不乐意,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厂里工人少,原先排好的货都来不及生产;二是这批货数量实在太少,接下来不划算。
为了让对方满意,林有珊在40条基础上,又加了80条棉被。“没办法,客户催得实在太紧,我明天晚上一定得拿到货,不然就来不及发了。”他说,这段时间是内销旺季,但大订单并不多见。一般以几十条或上百条的中小散单居多,但是为了留住客户,再小的订单也要按时交货。
在林有珊的印象中,这个月下雪那两三天,生意做得最开心。由于气温骤然下降,上门选购的本地客户络绎不绝,外地的客户则是电话不断,纷纷要求返单发货。雪化后气温回升,生意就冷下去了。
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冬天称得上“暖冬”。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但据义乌气象台消息,白天最高气温依然高达17℃,最低也有5℃。周五天气又有雨加雪,但低温天气能持续多久又是个谜。
暖和的天气对经营棉被、毛毯等御寒产品的经营户来说,是致命的。按以往惯例,床上用品旺季出现在当年9月~次年1月,但今年大家似乎普遍没有旺季的感觉。
“老实说,我店里下半年的生意还不如上半年的淡季。”同样经营棉被等床上用品的王先生介绍,春节刚过完时,他的店里每个月可以外发一两个柜,可如今只能接到一些散单。在内销上,虽然雨雪天气曾带来短暂的旺销,但行情转瞬即逝。
关于季节变化反常,宾王市场B区的郭先生也深有感触。他的店里除了经营电热毯等冬季用品外,还有蚊帐等夏季用品。记者在店里看到,一名中东客户正在采购蚊帐,一名女销售员也一直忙着整理蚊帐样品。
“电热毯今年不好卖,一些夏天东西倒走得不错。”郭先生说,这段时间电热毯的销量的确不如蚊帐。
汇率变动刺激承受能力 有客商当起“甩手掌柜”
今年的外贸行情,汇率变动是个绕不过的话题。从欧元对人民币,到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每跳动一下,就牵动着义乌经营户的神经,床上用品行业自然也不例外。
昨天,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8.73,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6.64。而在一年前,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9.79,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6.83。短短一年时间,人民币对欧元和美元,分别升值10.83%和2.8%。
“人民币升值后,我们的产品就失去价格优势了。”床上用品经营户陈国如的家纺大多销往中东地区,产品价格已经被压得不能再低。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客户拿回国后,必须提升产品价格才能维持同等利润,维持原价则将面临亏本。
中东客商对价格一向敏感,人民币升值后不少中东客商宁愿丢失信誉,也不愿做赔本买卖。陈国如说,汇率变动没少给她带来麻烦。就在今年,这名做了多年外贸生意的经营户,一不小心也被放了鸽子。
有一次,一名中东客户通过外贸公司从她店里订了两个柜共40多万元的货。等到货物备货时,陈国如被告知老外“甩柜”走人,这批货不要了。
“我当时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说不要就不要了呢?”后来,她从外贸公司口中得知,当时刚好赶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中东客商见人民币升得这么快,怕把货拉回国后也赚不到钱,便直接甩货走人了。
最后,陈国如不得不将这批货当库存处理。她感叹,今年床上用品的外贸内销生意都不大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