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添置新衣服、买菜买肉买水果、选花卉购春联……商场购销两旺,市场人来人往,忙着置办年货的人们已经让“年味”开始浓起来。然而,品种繁多的年货市场不仅让人眼花缭乱,激情的消费者一不小心还可能误入消费陷阱。今起分别咨询相关人士以及业内专家,推出相关“置办年货”报道,从吃、穿、用等方面为大家购置年货“支招”。
穿上崭新的衣服,是很多人儿时过年记忆中难以抹去的印象。时至今日,虽然穿新衣服早已不是过年的“专利”,但过年前买新衣服依然是难以绕过去的一个传统,其中的消费细节自然值得大家关注。
特价面前理性消费
商场、展销会、小商品市场、特卖会……近段时间,市区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购衣的市民。如何买到称心的衣服呢?业内人士提醒,在人气极旺的市场内买衣服,一定要理性消费,提防买到商家的“处理货”。
市民蔡女士几天前和朋友一道到晋江某品牌服装企业的特卖会买新衣服。这些衣服折扣很低,蔡女士一下就买了8件。但回家后才发现,有2件衣服的尺寸偏大,根本没法穿。她试着找厂家退换,但得到的答复是“处理品没法退换”,蔡女士只好把这2件衣服送人。
市消委会工作人员提醒市民,特价品与处理品有区别。特价品是厂商出于换季或资金的问题而降低产品价格,一般与产品质量无关,可以退换。而处理品大多是因为质量有问题才降价处理,选购时要看清楚。消费者还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商场购买衣服,微机小票要保存好,以便出现问题时作为索赔凭证。
网购要多问多比较
网上卖的衣服款式多且价格往往比较便宜,使得很多市民选择网购。不过,工商部门提醒,由于无法亲眼看亲手摸亲身试,网购衣服有一定风险,消费者要多看多问多比较。
据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网购衣服主要存在三大风险:一是尺码不合。在没有参照物可比对的情况下,很多服装根本无法通过图片看出实物大小。因此,最可靠的办法是量好自己的三围,再向店家询问衣服的具体数据,数据尽量精确到厘米。另一个办法是如实告诉店家自己的身高和体重,让店家根据经验给出建议。二是存在色差。图片和实物往往会有程度不等的色差,消费者在购买前一定要询问清楚,或通过其他途径了解货品的真实颜色,比如请店家参照其他物品、色卡进行描述。三是质地与想象不符。衣服的面料和成分会在商品页面标出,如果买家对纯棉、丝质等常见的服装材质没有概念,可以通过向店家询问衣料的厚薄、软硬以及是否光滑、有无弹性等细节来尽可能准确地勾勒服装材质的外观。
购买衣服选对时机
什么时候买过年新衣服最合适?有经验的商家和市民认为,不管是不是网购,都要选择合适的时间。
太早买衣服,担心厂家日后会降价;太晚买衣服,又恐只能买到别人挑剩的“仓底货”。市区新门街陈先生今年算好了这几天去买新衣服,“这个时候商家都在搞促销,款式价格都有‘挑头’”。在万祥商城销售服装的陈女士也说,消费者如果赶在过年前几天买衣服,很多好货都已经卖得差不多了,眼下买衣服算是适时。
选择网购的市民更要把时间算好。如今,网购族的壮大让网络购物市场日益火暴,也让快递公司业务剧增。因此,市民在网购衣服时,一定要比平时多估算一些时间,以免产生春节都过了新衣服却还在路上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