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走的是一条“制造业输出”发展之路。每年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世界提供廉价的商品,给自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却并未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反而得了个“中国制造”的称号,一直也没能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优势。
制造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越来越微弱。首先是环境的压力。近年来,绿色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政府也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绿色能源的发展上。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的发展主流,而不计环境成本的发展模式必将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逐渐淘汰。其次是劳动力的压力。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原来充裕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也是我们的廉价商品畅行世界的法宝,正在瓦解。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必然要向创意密集型产业转变。这两点都将直接导致成本的上涨。同时,还有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间接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在这个制造业带来的低价优势消失的过程中,品牌优势并没有建立。国内的消费者对国内品牌尚且不信任,更遑论世界消费者。当中国品牌完全失掉价格优势的时候,如果还没有积累起品牌优势,中国品牌就只能面临淘汰。
品牌在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是产品之间区分彼此的唯一有效途径,也将成为消费圈划分的依据。中国企业要想与世界品牌竞争,就必须从现在起进行品牌升级,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优势。
品牌升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没有经过工业大革命的积淀,改革开放初期,生产力刚刚得到解放,就面临大工业时代的大量需求,因此形成了“重量不重质”的作风。张瑞敏砸冰箱时,连门都关不上的冰箱也能卖出去。长时间以来,在中国,生产力一直在追赶市场需求。所以,没有发展出“精工业”。
我们用了30年的时间,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牺牲了制造业的声誉,终于补上了这一课。但我们也要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这是中国发展必经的阶段,别国也曾经历过类似的阶段。当年德国也戴过“德国制造”的帽子。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明星开韩国车都不好意思出门”。
然而,德国、韩国、日本都进步很快。我们也要抓紧时间。因为制造业的价格优势被消耗殆尽之前,我们并没有太多时间。
收购不是国际化的捷径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的很多企业都已经在进行这项工作。家电业的海尔、汽车业的吉利和比亚迪,都在摸索一条中国式的品牌升级之路。“咆哮着的狮子”米高梅宣布破产,面临重组,有消息称中国投资人有意入股。这显示出中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方面的努力。
但是,收购国际品牌并不是成长为国际品牌的捷径,也不是中国品牌升级的出路。一方面,太多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收购容易,消化难”。另一方面,创造和创新才是品牌的灵魂。要想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品牌,还是要自己的品牌理念得到世界消费者的认可和拥护。从来没有一个国家通过购买国际品牌,实现了品牌的国际化。索尼买下了米高梅,日本电影却并没有大放异彩。钱并不能解决品牌的所有问题。
品牌升级首先是生产能力的升级,产品层面的满足是品牌建立的基础。其次是市场能力的升级。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唯有经验丰富的舵手,才能成功穿过危险,驾驭未来。最后是创新能力的升级。不擅创新的企业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走,无法建立品牌个性,自然也就无法建立独立的品牌文化和品牌理念,更不用说积累品牌优势,成为国际品牌了。
取得信任成就品牌魔力
市场的意义在于一切皆有可能,不需论资排辈。只要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你就有市场。比如ipad,既不是手机,又不是电脑,属于一个“四不像”的品类,却以其独特性赢得粉丝无数。
所以,即使是中小企业,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品牌,就有机会成功。松下刚进入美国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公司。华为发展全球业务时,也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公司。关键也看自己的品牌布局。
中国的企业进行品牌升级,一方面可以像海尔、华为那样以优势品牌占领国际市场。这种策略是先在国内发展品牌优势,然后向国际市场延伸。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借助中国的文化优势发展品牌优势。中国的茶叶、丝绸、美食都是享誉世界的产品,若以这些产品为主品牌,向其他品牌辐射,也是一种品牌升级的有效途径。
三鹿集团也曾是中国名牌,赫赫威名,无人不知。可是遇到一场“三聚氰氨”的劫难就垮掉了。而国外的品牌也会遇到质量问题,甚至鸡蛋都发生过召回的事情。可是国外的品牌很少因为一次事故就破产。为什么国外品牌的生命力比中国的顽强呢?为什么在鸡蛋都被召回的国度,民众对品牌仍然信任呢?
这就是品牌的魔力。人们信任品牌,就像信任一个朋友,即使朋友有天做错了一件事,也不会就此绝交。而如果是向你推销商品的陌生人居然欺骗了你,你会不会想揍他?这其中朋友式的信赖就来源于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点滴积累。
品牌一方面可以给产品增加附加值和感知价值,使消费者愿意为它支付更多的钱,以对抗成本压力和竞争对手的价格战。另一方面可以与消费者建立可信赖的关系,保有稳定的忠诚客户。最后可以使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具有唯一性。
因此,制造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进行品牌升级,是中国企业面对世界竞争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