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自1998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首次快于城镇居民,同时去年也是自1985年以来,农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不过,这份靓丽的成绩单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深思:这是否意味着人口红利时代已经结束?中国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13年来首度超过城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年的3.33%下降到了3.23%,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那么,为何去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如此之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韩俊:第一个原因就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比较快、增幅比较大,去年农民工资性收入高达17.9。另外,农民家庭经营的收入,由于农产品(000061)价格普遍上涨,农民来自家庭的农业收入也增长12.1%。另外,国家给农民的一些补贴、转移性收入也增幅比较快。但最为关键的就是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拉动。
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拉动主要来自政府在去年多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公开资料显示,湖北、宁夏、福建、广东、山东等省上调幅度超过两成,上海、浙江和广东的最低工资,已经超过千元人民币。进一步追本溯源,工资大幅上调的深层动力,来自由沿海一带蔓延至中东部地区的企业“招工难”、“用工荒”。
节前,在南京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在某生产集团当流水线工人的葛师傅,正带着一行十几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等侯着回安徽蚌埠的车。当记者问他什么时候返程,他明确说,一起60多个老乡都不再来了,因为感觉这里的付出与收入不合理。
葛师傅:明年肯定是不来了,他这个厂里面上班时间太长,早上七点晚上七点,另外他还加班,有的晚上到八点九点。这加班了另外说不加工资。原来讲的说六十、五十、七十,在这样的情况下,中间有介绍人,他从中间一天扣几块,划下来五十八九块。
一旁已有初步打算的盛师傅说,现在家乡也都在发展,所以不打算再出远门了。
盛师傅:对,在家乡搞开发了,不朝这来了。家乡发展也不错,像我们五合那边也搞开发了。在家乡好,我感觉,到这块就不一样了,想出去难,就困在他厂里困死了。
在低薪酬体系下,劳动力不可避免地由过剩走向短缺,不涨工钱,就招不到工。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认为,中国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
王建:我们现在的确是到了刘易斯拐点,它才会有劳动力价格上涨的情况。
所谓“刘易斯拐点”,是指一国劳动力从过剩转向短缺的转折点。这个理论认为,工业化过程伴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富余劳动力会逐渐减少,最终消失。
而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却认为,这一刻还未到来。中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虽然还有争论,但是有一点却毋庸置疑:中国的劳动力现在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样无限供给,廉价的中国劳动力不再“廉价”,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正在逐步走向结束,正是因此,有专家判断,用工荒和招工难问题在节后还将继续上演。
“春江水暖鸭先知”,很多本来具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经济结构转型。创建于1986年的江苏阳光(600220)集团以生产毛纺织产品著称,现在在全国已有了30多家连锁店。据江苏阳光股份(000608)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芬介绍,要解决“用工荒”和“招工难”问题,除了引进先进设备、进行高新技术机器换代升级,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品牌战略”。
陈丽芬:从2000年开始,我们开始培养自己的品牌,所以说,我们现在是传统产业进行了升级,不纯粹靠制造业来支撑企业的运作,而是制造业是一半,另一半是做服装、品牌再到市场,也就是零售终端。
陈丽芬:最大阻力是进商场,现在国内很多大商场不愿意接纳新品牌。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商务品牌战略所所长张树庭支招:首先应明确自己的品牌战略。
张树庭:它现在当务之急应该做的是,扎扎实实对中国本土消费者进行一次深入洞察,在这个基础上再提炼出来,消费者对这个品牌到底有什么样的认知?让用户一想到阳光,一看到这个品牌就会想到什么?有多少忠诚的用户?这样,在基础的工作做扎实后,此后再请一些品牌咨询公司或者管理顾问公司,再或者请一些品牌研究专家,再进行一次全面的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