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950.1亿美元,同比增长43.9%。出口1507.3亿美元,增长37.7%;进口1442.8亿美元,增长51%。贸易顺差达64.5亿美元,减少53.5%。进出口数据的增幅远超此前市场预期。
外围环境良好
由于受春节长假的影响,节前集中进出口的现象比较突出,继而推动今年1月份我国外贸的快速增长。但分析人士指出,即使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和基数效应,1月份的贸易数据仍然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此前机构普遍认为,1月出口增幅20%左右,进口接近30%。
“出口好于市场预期,表明中国的外贸环境仍然保持良好,同时也反映了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保持得较为强劲,这也与近期美欧经济数据的良好表现相符。”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对记者说。
从国别数据来看,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分别同比增长34.7%和24.9%,好于上月的18.0%以及18.3%。
除欧美日等传统发达国家,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也有大幅增长,1月份我国对东盟出口133.6亿美元,增长26.7%;与巴西双边贸易总值为59.9亿美元,增长74.8%。
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845.5亿美元,增长35.3%,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44.1亿美元,增长42.9%;机械设备出口262.4亿美元,增长25%。同期,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势良好。
2月份进出口增速或回落
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员陆志明预计,2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将有明显回落。他认为,目前新兴市场国家普遍进入通胀压力高企、外部资本流入加速的阶段,通胀压力较大将会促使货币政策紧缩,而外部资本流入加快也会推动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升值,这将不利于我国出口;与此同时,虽然美国与德法的经济复苏状况较好,但是欧元区整体和日本经济复苏仍处于筑底阶段。再加上欧美日与中国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以及春节放假生产停工,未来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可能会出现下滑。
进口方面,1月份进口1442.8亿美元,增长51%,这一数据与1月份国家层面的贸促团大笔签单不无关系。1月18日至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美活动,中美双方签下的采购大单合计价值450亿美元。商务部带领的大型贸促团也与美国签署了一批经贸合作协议。部分采购额的计入助推了进口增幅。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从美国的进口大增50.3%,远高于上月的28.2%。此外,中国从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巴西的进口也暴增至146.9%,86.2%和97.0%。而在进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进口均价同比上涨明显。
刘利刚说,进口的突出表现,表明中国的大宗商品需求仍然非常强劲,中国国内的经济活动仍保持着上升趋势。
对于2月份的进口,陆志明预计,进口同比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仍将处于相对高位。这主要由于,国内经济增长内生性动力增强,进口需求仍将保持旺盛;国内大宗商品进口保持较快增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创新高,总体进口成本将会维持在高位;此外,人民币升值预期推动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仍会推高经常项目下进口规模。
进口增幅高于出口或成常态
1月份进口增速大幅超出口,致使1月贸易顺差降至64.5亿美元,仅为2010年12月131亿美元的一半左右,更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53.5%。
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员陆志明认为,贸易顺差急剧回落的主要原因是进口同比增速大大高于出口,且进口环比正增长,而出口环比负增长。2011年1月出口规模环比下降34.22亿美元,而进口规模则环比上升了32.09亿美元。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中国1月和2月份的贸易顺差一向是全年的低点,在未来的几个月,随着生产的逐步展开,中国的出口也将逐步上升,因此,贸易顺差出现的下降仅仅是暂时的。不过也有专家分析认为,全年贸易顺差将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
外贸进口增长高于出口增长,将成为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2010年有7个月进口增长超过出口,2008年以前进口增长从来没有超过出口增长,导致高顺差、高外储。进口增长高于出口增长是我国外贸领域的一个重要变化,这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密切相关。”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说。
海关统计显示,1月份,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49.9%。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35.2%。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大大高于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表明,我国的贸易体系正在发生变化,正在从以工序分工为基础,以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为主的加工贸易生产体系转变为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本地企业为主体的一般贸易体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说,从2011年起,我国外贸已步入“实质性增长”阶段,并进入新一轮外贸增长周期。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不会出现1月份的大幅度增长,但实现稳定增长是没有任何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