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8000亿元闲置资本的温州去年上半年投资增速却排名浙江省倒数第二
“中国五金洁具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鞋都”“中国皮都”……到2009年末,温州共有36个国家级生产基地,是“温州模式”的核心所在。然而随着各地制造业的崛起、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温州模式”是否还能维持其优势?事实上,已经有人在担心,温州的制造业有陷入“空心化”的危险。
“愿意搞实业的人越来越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止一次听到很多温州商人如此说起。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就向本报记者表示,这是“空心化”的一种前兆。“传统制造业企业家对实业的信心不足,实体不稳,这是很值得担心的。”周德文表示。
《温州日报》曾撰文指出,过去十年,温州的投资率一直徘徊在35%左右,远远低于浙江省的47%和全国的67%。2010年上半年,人们印象中“不差钱”的温州,投资增速全省并列倒数第二,总量仅是杭州的25.7%、绍兴的49%。
与此同时,周德文曾估计,温州民间闲置资本已经达到8000亿元左右。
温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就坦言,“十一五”期间,该市产业升级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和人才短缺更加凸显,民营经济先发优势不断弱化。
“温州模式”将走向何方?
制鞋业投资萎缩
制鞋业在温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业。温州鞋业的产业链相对完善,配套产品涉及鞋材、鞋底、鞋线、鞋机、包装、印刷等制造所需的所有领域,年产值在700亿元左右的规模,占年度GDP的1/4到1/3之间,无疑是本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不过温州市政府的一份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文件中就指出,近年来原材料成本、出口成本、土地成本都有较大程度上升,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缩小,导致许多制鞋企业选择退出或者外迁。
发展高峰时期,温州曾有超过6000家的制鞋厂,目前的数量已降至2000余家。而温州市经贸委此前对31个工业强镇和开发区的15521家中小企业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停工、半停工和倒闭的企业占调查总数的8.1%,其中三分之一都是鞋企。换言之,有近420家鞋企停工、半停工或倒闭。
而温州本地实力较强的一些鞋企则都选择了外出建厂,奥康、康奈、百丽、东艺等有实力鞋企都已经在川、渝、皖甚至国外建造工业园区、生产基地。
“要么转型,走中高端路线;要么转移,把厂子迁到成本较低的地区。”温州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榕芳曾表示。
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认为,虽然温州制鞋企业数量大降,但很多单个企业的规模上升。企业生产线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也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尽管如此,统计数据显示,温州制鞋业的投资规模近年已出现大幅下降。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温州市鞋革行业共完成投资总额6.2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8%,行业投资意愿并没有跟着生产复苏而回升,反而呈现“一升一降”的不同走势,行业投资额仅占全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1.4%,大大低于产值比重。
离开制造业追求暴富
实际上,这种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的现象不仅发生在制鞋业。温州烟具行业协会会长、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透露,曾占据全国产量90%以上的温州金属打火机,鼎盛时有1000多家企业,如今只剩下100家左右。而另一个温州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紧固件制造,近几年也已消失了上千家企业。
资料显示,温州工商部门曾经公布,仅2010年一年,温州市就有2000多家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其中半数为制造业及关联企业。
“实业不好做,利润太薄,所以大家都觉得还不如搞投机。”一位做检测机制造的温州商人告诉本报记者。
的确,虽然温州传统制造业曾经创下过许多销量奇迹,但企业大多靠低成本优势和薄利多销,许多行业的利润仅在3%到5%之间。再加上近年外贸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许多温州制造企业的老板们都感叹“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在制造业景气度不高的同时,楼市、股市却成为不少人“一夜暴富”的竞技场。
实际上,目前在温州,具有一定实力的制造业企业几乎都涉足房地产,制造业企业“混搭”房地产企业已成为新的“温州模式”。
一组数据能够很好地证实这个现象:2009年浙江省百强民营企业排行榜中,有60余家其他行业的民企涉足房地产开发领域,制造业销售额度仅占总量的60%,同比下降24%。而当年全省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5.6%,民间投资只增长13.7%,其中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制造业投资仅增长7.4%。
河海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奇洪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提出,浙江资本追求暴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在产业创新中的投入,当地经济发展动力出现衰竭迹象。
人才短板阻碍产业升级
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温州制造业即将碰到天花板。如果不升级转型,温州的制造业就会衰弱。但又该如何转型?
“我们也想转型升级,把产品价格卖得更高,但是对新市场没有经验,没有懂的人才,甚至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投进去,怎么可能说转就转?”一位在温州做箱包制造的商人告诉本报记者。这位箱包商人曾经也尝试过做自主品牌来提高产品附加值,但并未成功。
温州市政府一份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建议的文件中就指出,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原材料制约、土地空间严重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都是制约温州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缺少高端制造业与新兴战略产业,仍然是温州的发展短板。”即使是认为“空心化”说法太过严重的温州市市长赵一德也曾如此坦言。
比如温州的泵阀产业,新产品率不到10%,还远低于全省装备制造业18%的平均水平。相当多的企业选择迁出温州,在外投资规模远远超过本地企业规模。
制造业大量外迁显然已不可阻挡,但温州方面希望这些企业把总部留在当地。王振滔的想法也是把设计等功能放在温州。
但发展总部经济,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温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温州人才总量为84.33万人,每万人拥有的人才数为1044人,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2.08%;温州90%的民企,每万名劳动者中研发人员仅40.7名,科技人才总量明显不足。温州当地媒体就感叹,“温州的人才队伍与经济总量很不相称,人才拥有量与宁波、绍兴、嘉兴远不能相比。”
人才不足,一是因为本地高等教育不够发达,二是由于留不住人。为了增加吸引力,温州也推行了人才住房、子女就学、户籍迁移等激励措施。目前该市有人才培育和开发的“八大载体”。
除了引进人才,温州还实施在外温商“回归工程”,推动海内外温州人企业的引进,资本、技术、人才、资源、项目回流,“鼓励在外温州籍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温州新一轮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