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又一波“用工荒”来袭。
这一点可以从《服装时报》春节后信息版广告数量明显增多获得验证。广告内容大多是北京的服装企业招聘员工。以春节后头两期报纸为例——
贵企业的招工情况如何?
2月18日的北京招聘类信息广告有11个版共计284个;2月25日有14个版共计409个。两期报纸中,只招聘各类技术工人的分别有79个和77个,而其余大多数招聘职位也包括技术工人。
以上数据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一线技术工人的受欢迎程度。
一线工人“吃香”更直观的反映是工资的不断上涨,从1000多元到2000多元再到3000多元,甚至更多,“蓝领”工资高于“白领”在服装行业已不是新闻。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就近择业,不仅沿海工人吃紧,内陆也加入“抢工大战”。北京服装企业今年春节后的用工情况也出现许多新的变化。
贵企业内当地及周边的员工占多大比例?
截至本文发稿日,《服装时报》联合第一纺织网进行的服装企业招工整体情况的比重调查显示,在5676名被调查者中,有高达72.9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服装厂只招到了大约一半的工人;有24.52%的受访者表示招到的实际工人与需求人数相差甚远;仅有2.4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服装企业已经基本招满。无论是招到一半工人还是数量相差甚远,高达90%以上的企业招不满工人的调查结果让人吃惊。工人短缺一定会对企业造成影响,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留住工人、吸引工人成为众多服装企业管理者迫在眉睫要解决的发展桎梏。
贵企业里技工工资是否高于设计师?
其实早从2006年开始,服装企业的用工荒问题就已经在南方多省出现,引发此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但几年后的今天,对用工荒影响较大的因素则是逐渐热络的就近择业。调查中,有61.8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服装企业里当地及周边区域的工人占到了大约50%;有19.87%的受访者表示在自己企业里就近择业的工人只有30%左右,有16.23%的受访者则表示这样的工人在自己企业里已经高达80%以上,仅有2.05%的受访者表示就近择业的工人占比很少。很多外出打工者往往还要面对很多生活问题,而如果在家乡附近工作且工资相差无几时,他们大多选择就近择业,家庭、亲情成为内陆工人不愿走向外面世界的最大因素。
此外,技术工人的匮乏也成为服装企业招工的一大难题。很多企业需要经验丰富的板师、样衣工、车工等,但这些工作在一线的熟练工人的数量其实并不多。春节后网上一直在传的很多服装企业一线工人工资高过设计师薪水的信息,是否真有其事?在调查中,89.75%的受访者否认了这个说法,认为高端技术人才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空间,工资水平一定会相对较高;有10.20%的受访者认同该观点,认为自己企业的一线工人工资已经高过了设计师的工资水平,达到了一个高度;仅有0.05%的受访者认为两者的基本工资水平相差无几。
英才网联职业指导专家董超说:“现在的人才市场上,真正难招的还是普通的劳动工人,一线生产加工人员的缺口远远大于技术人才。‘用工荒’主要是东西部之间对劳动力的争夺,这是由出口导向型的代工生产模式决定的。技工的工资水平在整体上来说依然低于服装设计师等高级人才的水平,高价打板师、缝纫工的出现只是在局部区域或某个阶段出现的暂时现象,况且高价的背后是巨大的工作强度和劳动量为代价的。”
在询问如果服装企业确实因为缺工而影响生产,企业会寻找什么样的方式解决时,有78.57%的受访者表示会寻求其他加工厂帮助完成订单;有21.43%的受访者表示会提高工人工资,以留住更多的工人,同时采取各种方法吸纳人才;而减少接单量、严格控制订单数和只接大单、不接小单两个观点则没有一个人认同。企业的利益决定着企业生存,坐以待毙不是好办法,寻求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在优胜劣汰的社会才能得到发展,做企业还是需要管理者拥有更多应变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