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火爆的团购终于 “开花结果”:日前举办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传出消息,去年我国有1.42亿网民参与了网上团购,参与人数超过美国列世界第一。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团购?答曰:价廉。从服装餐饮到建材家具,从教育培训到休闲娱乐,林林总总的商品和服务,动辄就以五折甚至一折的价格出售,从而轻易地“引爆”久经压抑的消费热情,带来井喷行情。为了赚取口碑和人气,让利促销是商家常用的手段,但再怎么着都不会赔本赚吆喝吧。但问题就在这里:如果以原价的五折,甚至一折出售尚有利可图,那么以原价全额出售,又该“暴利”几何?
包括火爆的团购在内,有几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新闻,都共同指向一个问题——流通成本过高已成为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骗免368万元通行费”一案,可以管窥商品运输成本之高昂;某龙头品牌超市与某知名方便面厂商之间的 “暗战”,则揭开了供零双方返点费、进场费等等“潜规则”之冰山一角;就是一度高扬的菜价,同样存在 “菜农赚一毛,流通赚一块”之说。
高昂的流通成本严重损害了研发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就生产者而言,某些强势销售商“双管齐下”,一面压低商品进价,一面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使生产企业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况,无力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无力摆脱“身陷”产业链低端的现状,进而不利于整体的产业升级换代和经济结构转型。就消费者而言,经过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之后,动辄千元的服装、酒席,动辄万元的家电家具,令多少人自愧囊中羞涩,望而却步,只好捂紧钱袋,压抑需求。
看来创新能力薄弱不是因为生产企业不够聪明,而是流通领域挤占了太多利润份额,使他们有心无力;内需不振不是老百姓不想消费,而是不具备与高昂价格相配套的购买力。市场经验早已证明,谁能将价格降下来,谁就拥有了“点石成金”的“魔力”:去年11月11日,某知名电子商务网站联合众多品牌商家推出五折促销活动,就创下了日交易额9.36亿元的“商业神话”,超过香港一天的零售总额,更是中国百货店单店日最高销量的2.6倍;而每年元旦春节期间,上海各大商家推出的让利促销活动,也无一不引发蔚为壮观的消费狂潮。
对于流通的重要性,司马迁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货殖列传序》中写道:天南地北的诸种货物,要靠“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然后人们才得以享用,经济才得以运行和发展。流通是社会化大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相当于机体的血管和血流。但如果流通环节一味追求超额利润,就会导致血管拥堵,血流不畅,最终导致经济体的动力干涸衰竭,活力萎靡不振。流通环节也无法“独善其身”,而是与整个经济体“俱荣俱损”。
但愿火爆团购带来热闹和盈利之余,还能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