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涨,美国复苏强于预期,这让人不禁担心中国的通货膨胀可能会比预想的更严重、更顽固。但鉴于中国已采取的紧缩措施在力度上要大于市场所意识到的水平,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北京的政策何时回到中性模式。
中国政府无疑已经迅速收紧了政策。去年10月份以来,中国央行将一年期贷款利率这一基准利率上调三次,共计0.75个百分点。由于银行可以收取高于基准利率的贷款利率,只要客户愿意承受它就可以往上调,所以0.75个百分点这个数字低估了资金成本的真实涨幅。
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43%的借款人支付的利息高于基准利率,当年年初的比例是33%。国际市场新闻社(Market News International)的企业调查数据显示,借款人承担的实际利率在今年头几个月继续上升。该社一项反映借款成本的指数从去年12月的57.14升至今年2月的92.11,这显示几乎全部受调查者的资金成本都在继续上升。
得自市场传闻的证据也显示,中国企业正面临着信贷紧缩。温州地下信贷市场是企业的一个非正式融资渠道,据来自这一市场的报告说,这里目前的利率水平比2008年夏季时还要高,当时中国政府还未开始下调利率以应对全球经济衰退。
随着信贷龙头收紧,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放缓。1-2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中国经济失去了部分动力。
但也有一些相反的力量。美国经济的复苏强于预期。如果海外需求的恢复导致中国出口强劲,这就会减少中国的剩余产能,并推动物价走高。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会推高生产者价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表明,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变动,有45%取决于海外需求和世界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
中国还没有解决通胀加剧的问题。多数分析师预计,随着劳动力供应更加紧张推动工资和物价走高,CPI的涨幅今年上半年将突破5%,下半年会维持在4%左右。
但鉴于政策刹车已经猛然踩下,所以未来几个月的真正问题不是物价将以多快速度上涨,而是中国政府何时会把脚放回到增长油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