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价奢侈品“拆解”:税收占20%,品牌商拿走30%
在中国,一件售价3500元的进口奢侈品服装,品牌商拿走其中的1000元,政府税收拿走其中的700元,物业拥有者拿走其中的800元,零售代理商拿走剩余的1000元。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家奥特莱斯内,于宁(化名)得到了蜜月之旅的一大惊喜。她之前在国内专卖店看中的一款售价高达2.4万元的Ferragamo(菲拉格慕)箱包,在这家奥特莱斯内仅以折合人民币4000多元的价格进行销售。
于宁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个相当于打了2折的名牌箱包,成为中国人境外购买奢侈品大军中的一员。不过,从4月20日起,于宁再想购买价格便宜的奢侈品牌又多了一个选择——海南。
昨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试点终于落定,将于4月20日起实施。按照这一政策,离岛免税税种为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海南省财政厅副厅长吕勇表示,海南离岛旅客购物免税的幅度高达30%-50%。
奢侈品牌在中国售价最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一款LV(路易威登)手提包的经典款Speedy 30,目前在上海恒隆广场专卖店的销售价格是5750元人民币,在中国香港地区是5750港币(折合人民币约4841元),在美国售价73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790元),在英国是440英磅(折合人民币4688元),在法国是485欧元(折合人民币约4500元)。
这些价格发自于LV全球官方网站,从中不难发现,这款手提包在法国售价最低,比恒隆广场的价格便宜了21%。
商务部最近对这一现象开始加强关注,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试点起步,似乎迈出了缩小奢侈品国内外价差的第一步。但是,免税政策是否能够降低奢侈品在中国的高身价?
昨日,一位国际一线品牌的大中华区零售商江峰(化名)向记者详解了奢侈品的利润分成。这位人士向记者透露,政府的高税收、以及国内商业物业与零售商采取的销售抽成模式,是导致奢侈品国内售价高于国外的两大主因。单是减免税收,还不足以令奢侈品国内外的价差完全消除。
拆解一
税收提走售价20%
8年前,江峰成为法国一家奢侈品牌的大中华区代理商。
江峰介绍,以其主营的进口服装为例,不同的质地的服装进口关税税率有所不同,但一般在16%-18%之间,再加上进口环节17%的增值税,服装不需要支付消费税,因此需要支付的税收比重总计最高为35%。此外,根据船运及空运等物流方式的不同,运费成本大概为1%-2%左右。江峰说,如果一件服装的离岸价格为100美元的话,那么这件服装到达中国后的到岸成本价就在135-140美元之间。
江峰透露,一般零售商要保证自身60%的毛利,因此,商品最终销售价是按照到岸成本价×2.5的公式来定价,因此如果以140美元的到岸成本价来计算,这件进口服装的最终售价为350美元。140美元的到岸成本中,已经有35美元属于政府的税收,而这件服装在国内销售后,350美元减去140美元成本价后的部分,即210美元还需要缴纳国内销售环节17%的增值税,也相当于35美元,这样一计算,政府对这件衣服的税收大约为70美元,相当于最终售价的20%交给了政府。
拆解二
百货公司抽成20%
税收之外,江峰认为导致国内奢侈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另一原因,是国内商业物业拥有者(以百货公司代称)与零售商采取的销售抽成模式。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家品牌零售代理商如果想要进入国内的百货公司、购物中心等,这些商业物业拥有者与零售代理商采取“保底租金或销售抽成两者取其高”的租赁模式,对于奢侈品牌来讲,销售抽成的比例为销售额的20%-25%不等,对国内品牌的销售抽成则高达30%。如此一来,对于售价350美元的一件服装来说,其销售额的20%-25%需要支付给百货公司,取其中值的话,便相当于有80美元要分给百货公司。
江峰告诉记者,国外的定价模式是“价外税”,即消费者看到的商品标价不包含税价,因此最终付账时的价格要高于标价,但是国内的定价模式则为“价内税”,即标价中包含了税价,这样一来,由于百货公司采取的销售抽成的方式,零售商本来要交给政府的税收部分也要被百货公司抽去一部分,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零售商在定价时会把缴纳给政府税收部分的金额按照抽成比例相应提高,以免伤害到自身利润。
此外,国外采取固定租金的模式,对于零售商来说,提高销售收入后就能降低房租成本,因此经常会降价以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但是在国内,零售商销售收入越高,交给百货公司的抽成也越高,因此降价销售对自身没什么利益,所以奢侈品牌商一般都不会降价销售。
拆解三
探源境内外“价格倒挂”
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奢侈品牌在国内的中间交易环节多,也是造成价格居高不下的一种原因,但是,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表示,LV、Burberry等一线品牌在国内已经实现直营,为什么依然没有降价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朱明侠告诉记者,国内不少消费者存在“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心理定价,购买奢侈品的目的在于自我炫耀,消费心理不够成熟。加上礼品消费的市场需求旺,因此,那些对国际品牌价格掌有控制权的跨国公司设定中国市场的定价也就处于高位。
江峰同时认为,其实不仅是奢侈品在国内存在“价格倒挂”的问题,上述政府的高税收、以及国内商业物业与零售商采取的销售抽成模式,同样也造成其他商品存在“价格倒挂”的问题,只是由于奢侈品的绝对价差很高,因此让人感触更深。
经济学家马光远日前评论称,境内外“价格倒挂”的不止是奢侈品。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一些非常普通的国际品牌,甚至很多是在境内生产出口到境外的商品,价格远比境内便宜。去年一些广东的民众甚至跑到香港购买生活日用品,就足以说明问题。奢侈品可以拉动消费,但奢侈品不管如何奢侈,在整个消费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要真正促进消费,制度应该把更多的关怀给一些大众品牌,比如化妆品、服装、鞋等,本来原料、生产加工等全部在境内,但在境内销售的价格却远高于境外,这无疑是莫大的讽刺。因此,通过降低这些品牌的中间环节和流通环节的成本,降低大众品牌的关税,拉动大众化的消费,这才是问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