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小麦苗情好于往年、粮油价格平稳、蔬菜价格环比继续下滑,但是市场对通胀预期普遍仍然较高,食盐等生活必需品抢购风潮暗涌,海外油价高企也增加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中信证券策略研究员如是表示。
3月份即将结束,各机构纷纷预测3月份的经济数据,通胀预期或有反复。不少机构认为,3月份CPI同比上涨可能将超过2月份的4.9%,甚至有研究员表示,不排除创新高的可能。不过,也有机构认为,在货币信贷调控初见成效的情况下,蔬菜和蛋类价格回落,而且汽车和房地产市场的贡献发生变化,市场对通胀预期有回落,CPI同比上涨会较2月份有所下降,在4.7%左右。
2月份的国民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出乎绝大多数投资者意料之外。一是CPI环比增速攀升到1.2%,致使2月份CPI同比与1月持平。进入3月份以来,商务部的监测数据显示,食用农产品(000061)和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基本平稳。并且由于天气转暖,蔬菜及蛋类价格有所回落。
商务部23日数据显示,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1.4%,其中黄瓜、圆白菜、油菜、大白菜和芹菜价格降幅较大,分别下降13.6%、11.5%、9.6%、7.1%和6.9%。鸡蛋零售价格下降1.1%,连续第五周回落。猪肉价格上涨0.5%,涨幅缩小0.2个百分点。
中金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彭文生表示,3月CPI通胀同比上升5.0%,环比下降0.5%,其中非食品价格环比贡献0.1个百分点,食品价格环比贡献0.4个百分点。
而民生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表示,CPI中食品因素上涨10%,低于2月份的11%,此外,货币信贷调控也初见成效,2月的新增信贷较下降,而且3月25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缩流动性。在此基础上预测3月CPI同比上涨在4.7%左右。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徐策也认为,中国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升幅可能会超过4%,但可能低于2月份的4.9%。徐策指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租金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成为推动3月份CPI上升的因素,不过对粮价不断上涨的担忧有所缓解。他还表示,由于中国政府此前采取了紧缩措施,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放缓的可能性,因此中国决策者或许会推迟采取更多紧缩措施。
摩根资产管理太平洋(601099)区投资组别董事总经理黄淑敏表示,基于低基数效应、恶劣天气和农历年季节性需求推高食品价格所致,预期中国第一季通胀多于5%。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CPI涨幅从去年底以来一直在5%左右徘徊,没有明显加速趋势。这说明通胀失控风险较小,物价上涨情况逐渐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