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关注国内棉价的记者在前不久曾报道的《棉价飙升 多米诺骨牌效应凸显》一文中指出国内棉价玩起“连级跳”,殃及到织布、印染、服装、家纺等下游产业。
没成想这种现象没有持续太久,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决定从2011年度开始实行棉花临时收储制度,临时收储价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19800元。这是我国首次确立棉花临储制度,意味着,棉花也开始跟粮食一样,享受到政府的保护价收购。有专家指出:政策出台的真正意义在于,抑制棉花播种面积的大起大落,使之与粮食播种之间形成一个合理的平衡。
“在棉花开始大范围种植之前发布临时收储棉花价格,有助于全国棉农及时掌握今年的价格信息,指导棉农根据成本核算来确定种植面积。”山东德州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说,提前公布今年的临时收储价格将有助于为当前的棉价降温,降低下游纺织企业的成本,进而缓解服装等商品的上涨压力。
记者了解到,2010年以来,棉花价格不断刷新纪录,以棉花期货郑棉109合约为例,从2010年9月17日最低每吨19855元上涨到11月10日最高每吨33600元,涨幅超过69%。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今年2月17日又上涨到每吨34870元。因此,企业周转资金困难,“有订单不敢接”等现象相继出现。据第一纺织网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纱产量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1.3%,布产量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37.3%,服装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6%。
按照常规,棉价飙升能够鼓起棉农的腰包,但事实证明农民种棉收益仍然总体偏低。山东德州一棉纺企业原料公司经理王先生说,种棉收益甚至不及种粮,同时,因补贴不足,棉农种植愿望下降,当地部分劳动力放弃棉花种植,外出打工。“棉花价格大起大落和种棉利润总体偏低,是农民种棉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将对棉农积极性继续造成伤害,加剧棉花供需矛盾。”马俊凯表示。如何维持棉农收益增长与纺织企业正常生产,成为政府及行业组织亟需解决的难题。
“提前公布收储预案和价格,使棉农、棉商事先安排好生产计划,同时敞开收储的承诺可以使棉商放心收购,确保棉农受益,事实上也起到了最低收购保护价的作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谭砚文表示。记者了解到,按照本次收储预案,执行时间为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棉花主产区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13省(区、市)为执行区,临时收储价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19800元,采取不限数量敞开收储。
“按照这一临时收储制度规定的价格,将有助于恢复棉农的积极性。”马俊凯表示,但一般来说,棉花开始大规模种植都是从每年的四月中旬开始,现在公布的临时收储价格虽然有助于今年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加,但因目前多数农民已经提前预留了棉花种植地,剩余地被种植了其他粮食,产量增加不会很明显。
记者了解到,预案中表明一旦标准级皮棉价格连续5个工作日低于19800元/吨,便启动政策性收储。“最低收购价的出台,使棉农有了稳定的收益预期,对稳定棉花播种面积有一定效果。”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对记者表示,“但如果从成本收益综合来考虑的话,19800元/吨这一价格有点低,按照我们春节前的测算,应该定在22000元左右。”
据计算,19800元/吨新年度收储皮棉底价,按目前棉籽价格折算,大致新花收购价5.0元/斤左右,相对目前期货和现货价格都偏低,如果按照成本核算,仅够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