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3月初上冲前期34000附近高点未果,随之展开中期调整。面对下游采购热情冷淡,2月份纺织类出口骤减,市场人士普遍担忧下游链条出现问题。笔者认为,不必过于悲观。从行情走势而言,其一,28000一线支撑强劲;其二,4月初行情有所起色,走势越加逼近调整上限。
下游观望气氛较浓,出口有所恢复提振市场
春节过后,国内棉价涨势加快且下游销售启动缓慢,观望情绪较浓。3月份棉花的调整幅度超过市场预期,因此市场上传言下游链出现问题,众多工厂休假甚至倒闭。事实情况确实如此,2月国内工业库存同比增加,同时,对采购补货持观望态度的企业数量明显提高。
另外,2月份,受供应紧张,美元汇率下跌等因素影响,国际棉花价格强劲上涨。恰逢国内春节假期,棉花进口量大幅降低。2月份,我国进口棉花18.4万吨,较1月份减少20.7万吨,减幅53%,较去年同期减少16.7%。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从1月的133亿多美元骤降至2月的64亿美元左右。3月份,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出口有所恢复,金额接近87亿美元左右。参照历史数据以及季度因素,此数额位于合理区间,这给市场带来了一线曙光。
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对市场中短期影响有限
3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1年棉花临时收储预案,这也是我国首次确立棉花临储制度。根据预案,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我国将在棉花主产区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13省(区、市)进行收储。参照3月31日的郑棉主力合约1201收盘价高出收购价约3成,8000元/吨左右。总体而言,这对市场的中短期影响有限。该预案出台在国内春播之际,对稳定农民播种信心有利好作用,有利于改善2011/2012年度的供需面状况。此外,预案作用的时间在下半年,如果如某些市场人士担忧的,国内棉花在2011年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下半年价格急剧下滑,该预案也有托市作用。
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已是定局,全球棉花供需是否扭转暂不明朗
中国棉花协会3月上中旬开展的植棉意向调查显示,由于棉花收购价格水平较高,全国大部地区植棉面积有所增长,但受劳力、成本、比较效益等因素影响,增长幅度有限。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植棉面积7927.2万亩,同比增长6.2%,低于去年12月份的调查结果0.6%。备受市场关注的美国2011/2012年度植棉面积为7633.5万亩,增幅15%,低于市场20%涨幅的预期,其中,陆地棉面积增加14%,皮马棉面积增加24%。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3月报告显示,本年度全球棉花期初库存886.7万吨,产量较上月调减14.7万吨至2490.8万吨,消费量2470.3万吨。期末库存较上月调减14.7万吨至906.2万吨;期末库存消费比36.7%,较上月调减0.6个百分点。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4月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10/2011年度棉花产量预估为2950万包,与3月份预估持平,中国2009/2010年度棉花产量预估为3200万包,而库存预估为1270万包,3月预估为1320万包,2009/2010年度棉花年末库存为1525万包。美国方面,棉花种植面积及收割面积预估均与上月预估持平,但单产预估为811包,低于上月预估的821包。USDA4月供需报告下调了全球和美国的棉花期末库存,同时美国产量也遭到下调。展望全球供需状况,或随着种植面积增加有所改善,但也仅是维持在平衡边缘挣扎的阶段,且植棉期间对天气和单产考验依然严峻,轻言供需扭转恐怕为时尚早。
维持宽幅振荡,等待下游提振
综上所述,美国农业部发布的4月全球棉花供需报告提振棉花市场。国内纺织企业继续处于棉纱库存的消化状态,采购态度仍较冷淡。现货价格小幅上涨,部分棉企主动稳定报价,市场成交清淡。
总体而言,中短期基本面主要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尘埃落定。郑棉下有支撑,上有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施压以及紧缩的流动性,短期或维持28000—32000区间宽幅振荡。28000一线是一级台阶,30000—31000附近是第二级台阶。目前现货企业对库存普遍持悲观态度,采用随用随买政策,价格多停留在28000,接近现货价格的区间。如果下游回暖使企业补货信心增加,或跃进第二级台阶至32000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