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最牛气的商品似乎正在逆流而动。
从去年年中至今的10个月,商品市场特别是农产品经历了一轮重心上移的过程,棉花显然是这轮变革中的明星。美盘的棉价其间几乎翻了两倍,从大约每磅70美分一路攀升到210美分。供应紧张的基本面几乎掩盖了一切宏观面的不足,不论是中国进入流动性紧缩通道,还是日本的大地震,都没有撼动居高不下的棉价。而4月初至今,虽然美元的继续下滑支撑了部分商品价格,但棉花却突然哑火了,ICE市场的棉价过去一个月蒸发了约25%,中国国内的棉花价格也回调了超过20%。
棉花这回“阴沟里翻船”绝不能怪宏观环境不好。美联储的QE2政策将在今年6月末到期,美国推出量化宽松计划的可能性其实是商品的共同利空。且在4月26~27日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前,棉价就已经延续了近一个月的下跌。有业内人士指出,内外盘棉价先于多数商品下跌,可能缘于其自身现货市场因素,供应紧张缓和与需求的下降导致棉价疲软。
宏源期货报告称,最近几周,美棉出口签约量连续出现负值,中国取消了大量订单,可能导致美棉出口达不到目标。与此同时,澳棉和巴西棉今年大丰收,新棉即将大量上市并装运出口,而且当前的价格很低,对美棉出口以及国际棉价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虽然天气因素有望给市场提供支撑,但恐怕难以抵挡棉花供应面宽松以及中国需求明显受挫给市场带来的冲击。
作为全球最大产棉国的中国,今年的供需情况也有所改善。在本周一举行的第二届(2011年度)棉纺企业期货套期保值交流会上,业内表示,不出意外的话,2011年度全球棉花供需矛盾将明显缓解,期末库存有望再次恢复到1000万吨以上。鉴于本年度工商库存比重较大,棉花消费受多种因素制约,中国棉花市场供需存在由偏紧走向平衡的可能。
2010年度全球棉花期初库存下降、外棉主要供给国政策调整以及全球性超常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促成之前棉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国内棉花价格2005~2010年的年度涨幅分别是5%、3%、-5%、-5%、40%和86%。2009年和2010年棉花的年度涨幅突破常规区间,主要是由于2010年度全球棉花期初库存下降至869万吨,为1997年度以来低位,而中国棉花期初库存约为232万吨,也创下1995年度以来低点。
如今,以上这些利好因素已不复存在,而全球流动性的紧缩却步步紧逼,中国去年以来先后10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并多次加息,印度、韩国等经济体也有收紧政策出台,欧洲央行也于本月初宣布加息。目前,距离美国的QE2结束也只剩下2个月,尽管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不高,但任何的超出“维持0利率”预期之外的举措都将对以棉花为首的商品构成打压。
棉花上的投机资金也开始撤出市场。据CFTC历史持仓报告看,美盘棉花管理基金的净多持仓从2010年四季度以来就呈现下降趋势,从去年9月高峰时的56000手左右滑落到上周时的19000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