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以来,尽管全球棉市供需状况并未得到改善,但国内外棉价仍大幅回落,ICE主力合约棉价重心由195美分/磅下移到155美分/磅,郑棉主力合约棉价重心则由30000元/吨下移到了26500元/吨,国内现货市场棉价则由30000元/吨下移到了26500元/吨。下游需求难以恢复,以及南半球新棉资源注入市场是近期棉价下跌的主要原因。
目前,下游企业仍处在去库存化阶段,预计将延续至5月甚至更久。由于中国央行连续调增贷款利率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贷款经营的棉花加工企业、贸易企业、纺织企业资金成本明显增加。在资金压力下,纺织企业近期大部分进行了降价促销,以价换量,进而消化库存以回笼资金。在棉纱价格回落之后,织布企业的采购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是,部分中小纺织企业由于资金积压在棉纱库存上,无力购买棉花原料开工,逐渐采取了关停措施,这对中短期内棉花需求造成不小的冲击。另外,棉花和纱线均以价格回落换取成交量,下游的好转是基于上游的让价,如果下游需求没有出现实质性好转,而棉价先行反转,那么下游需求还是会走弱。当前下游消费偏弱,高棉价传导受阻,在需求终端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供给将是次要因素。由此来看,棉价还不具备上行的基础,市场的重点还是在纱线库存的消化程度方面,在纱线库存没有明显下降之前,市场棉价仍将以振荡回落为主,回落的幅度也将视纱线销售情况而定。
最近数周,美棉出口签约量连续出现负值,且南半球棉花即将上市,这对国际棉价而言是重要的利空。据了解,美棉出口签约量连续出现负值与中国取消大量订单有关。与此同时,澳棉和巴西棉今年大丰收,新棉即将大量上市并装运出口,而且当前的价格很低,对美棉出口以及国际棉价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全球棉市供需矛盾将明显缓解,年度期末库存有望再次恢复到1000万吨以上。鉴于国内工业与商业棉花库存比重较大,棉花消费受多种因素制约,国内棉市供需存在由偏紧走向平衡的可能。另外,棉市上的投机资金也开始撤出市场。CFTC公布的持仓报告显示,美棉净多持仓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就呈现下降趋势。后期虽然天气因素有望给市场提供支撑,但难以抵挡棉市供应宽松以及中国需求明显受挫给市场带来的冲击。
市场恐慌情绪加剧。近期,纱厂继续下调棉纱销售报价,但成交仍不乐观,各地企业停产、限产、转产现象仍在持续。而江浙、河北、广东等地一些面料厂商则表示,受纱布价格下跌影响,服装客户观望情绪加重,订单依旧不足,日出货量也明显减少。不过,河南、江苏等地也有少数纱、布厂家反映,近来销售情况有所好转,但这可能仅是下游部分企业暂时的补库需求所致,很难看作是行情开始好转的信号。棉企方面,一些对后市坚定看涨的企业当前停止了对外销售,担心后市继续下跌的棉商则加大了降价出货力度,但效果不理想,成交稀少。另外,除了棉市本身低迷之外,部分地区农发行施压催还贷款,存棉较多的企业出货难等无疑也加剧了市场的看跌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