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采写《中国高性能纤维发展现状与思考》系列报道,记者采访了以自主研发氨纶、间位芳纶及对位芳纶而享誉国内外的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期间,公司总经理宋西全关于“自主创新”的一番话颇为耐人寻味。
宋西全认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战略定位是研发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烟台氨纶”于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率先研发出一直被发达国家垄断的氨纶产品;1999年开始又组建团队对间位芳纶(1313)乃至对位芳纶(1414)进行研发,这三大类产品的研发成功基于一个战略定位,这就是“紧跟美国杜邦公司这样的国际巨头,研发它们在市场上卖得好的产品”。目前业界有一种风气,好像中国人能够不断创造出原创技术,甚至国际领先的原创技术,在化纤行业也有这样的说法。事实上,其中有些是不切实际的说法,这种误导很有可能将所谓的“创新”引向一条没有市场的死路。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大多数企业目前还不具备这种创新能力。总结我们企业的发展经验,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会面临产品开发的十字路口,腿向哪个方向迈?最稳妥的策略就是盯住这个领域的国际巨头,研究它们在做什么和做成了什么。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不管整个过程多么艰辛,我们的研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宋西全的观点虽显偏颇,却并非没有道理。通常我们所说的“自主创新”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烟台氨纶”20多年来坚持的就是一条根据中国国情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之路。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大力培育和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该怎样走自己的创新之路,这是一个必须审慎思量的大课题。因为,资金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不允许我们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