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许多商场服饰、鞋、饰品等新货上柜。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货定价不仅普遍高于往年,而且一上柜就贴上了“八折优惠”、“满199送100”等促销标签。一些消费者认为,商家的这种做法违反《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有虚假打折之嫌,商品价格里的“水分”让他们缺少购物安全感。
这几天,记者在南京西路久光百货看到,2楼某鞋子专柜“新款上市”,每双鞋的鞋底都贴着标价,大多在1000元左右,柜台上并没有明显的打折标记。询问售货员之后,才知道新款鞋大多可以打8折。一些有经验的消费者介绍,许多专柜的商品,不管是新款还是老款,大多可以打折,有的就算没有明的折扣,跟营业员商量一下,也可以享受贵宾卡待遇,打个九折或九五折。
各种女装新款的促销花样更多。记者在南京东路353广场看到,二楼、四楼数个品牌的新款女装都打八折,有的买满一定数额还可折上加折。还有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女装品牌打起擦边球,新品虽然不直接打折,但参加“满199送100”“满500送500券”等活动,如果精打细算消费,折扣幅度往往大于直接在标价上打折。
业内人士透露,许多服饰、鞋子的零售价,是在进价基础上以10至12倍定价,此后即使打2折销售,实际利润也在100%以上。随着商铺租金的上涨,商家往往故意标高价格再虚假打折,既卖高价格摊薄成本、又利用消费者购物心理吸引更多买主。业内人士还说,价格标签上的原价,往往根本没有成交记录。
“虚假打折引诱消费者,有价格欺诈之嫌。”白玉兰律师事务所律师林钧表示。根据国家颁布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认定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欺诈,其中包括,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律师认为,短期看来,消费者会因为打折幅度大而购买商品;但长此以往,消费者会对新款商品定价诚信度产生怀疑,一旦出现“害怕受骗”心理,对整个消费环境很不利。
虚假打折盛行,原因何在?市民建会员、某公司财务经理杜智强认为,价格部门应该真正履行起价格管理职责。记者拨打“12358”价格举报电话,向物价部门工作人员描述虚假打折情况。工作人员没等记者说完就反复表示,物价部门只管商家是否明码标价,至于以什么价格销售,商家有自主决定权。
杜智强认为,对虚假打折的经营者处罚偏轻,违法成本偏低是造成虚假打折盛行的另一原因。对此,一些市民认为,物价管理部门应将针对大商场打折等情况的检查纳入常态工作,通过不定期走访或暗访规范商场经营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并将相关检查和处罚情况上网公示,鼓励市民监督举报,挤掉商品价格里的“水分”。
杜智强建议招募一批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或利用市民巡访团等资源,成立一支与物价部门人员互补的物价监督员队伍,由物价部门授权志愿者行使物价检查权,以此营造全社会共同监督诚信经营的社会氛围,推动消费市场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