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至2011年度,受产需缺口加大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国棉花价格波动历史罕见。分析认为,全球范围内资本流动性过剩、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部分国家限制出口是棉价大幅波动的深层原因。这是记者从15日在此间召开的“2011’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了解到的。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戴公兴在会议上表示,2010至2011年度,棉花价格大幅飙升,创历史新高后又迅速回落,价格波动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历史罕见。面对复杂形势,我国多措并举,强化质量监督,做好资金供应,加快新疆棉运输,规范经营秩序,加强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中国棉花协会多次发布行业警示,引导企业规避风险。在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落后,棉价渐现理性回归,目前趋于基本稳定。
戴公兴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和用棉国,棉花产业链条长,参与主体多。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各领域建立合理规则,既要保障棉农利益,又要考虑纺织企业的承受能力,走出“棉贱伤农,棉贵伤企”的怪圈。政策实施方面,在使用最低收储价调动棉农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提供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帮助棉农实现增产增收。同时,纺织业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改变对出口、低成本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方面寻求发展之道。
据中国棉花协会监测,2011年全国植棉面积为8100万亩,较上年增长5.2%。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大旱,近期部分省份旱涝急转,对棉花生长有一定影响。但新疆及黄河流域棉花长势较好,如不遭受大的自然灾害,今年棉花仍然有望获得好收成。
“2011’中国国际棉花会议”由中国棉花协会、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共同主办,会议主题为“风险与机遇:中国与世界棉业的未来发展之路”。中国国际棉花会议每两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是国内级别最高的棉花行业会议,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棉花会议。此次参会人数超过千人,参会国家和地区超过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