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刚刚发布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索罗斯便高调表示中国经济存在硬着陆的风险,错失抑制通胀的机会。一些外国银行和国际投资者也表示担忧。对此,中国经济学家普遍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中国的通胀完全可控,并且“硬着陆”完全是无稽之谈。
通货膨胀成上升态势 但完全可控
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宏观数据显示,5月份CPI同比上升5.5%,创34个月新高。通胀压力持续走高。
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微博 专栏)看来,中国现在承受的通胀压力源自2008年的经济危机。当时中国把刺激经济复苏当做头等要务,于是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成为当时的主要经济政策。“由于当时大环境所致,中国复苏经济的力度很大,对以后考虑的也比较少。”郭田勇说。
于是,中国CPI从2008年8月的4.9%,一路跑到今天的5.5%,创了34个月的新高。
“从整体来看,在通胀形成上升趋势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政策及时转向,控制经济的快速增长。目前增长趋缓,处于良性的增长中。”郭田勇说。
对于此次CPI创新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他表示,“粮食问题的影响不会太大。中国的粮食自取率很高,受国际粮价影响很小,而且水灾旱灾每年都有。主要影响来自于禽蛋和猪肉价格,它们的价格应该很快下降。”
连平由此认为下个月开始,CPI会冲高,约为6%,并将回落,年终时会降到3.5-4%左右。
“这说明通胀是完全可控的。”连平说,“硬着陆更是没有根据。”
在经济学上,硬着陆是指一个国家实行的经济政策过紧,出现大幅度通胀后,紧接着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紧缩,导致失业增加,经济速度下滑过快的现象。
对于索罗斯的唱空言论,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硬着陆主要是要看成长性的指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远远达不到出现问题的时候。
郭田勇则直接斥之为“危言耸听”。
货币政策仍居稳健通道 何谈失效
在连平看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中央货币收紧的力度很大,央行每个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次。
“往往是在物价最高点出现之前就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说,07年下半年曾密集加息,物价高点便在08年一季度随之而来。”他认为下半年,货币的收紧力度将减弱,货币下行的需求将减小。“由于反映货币供应量的M1、M2都降至历史低点,信贷收缩,货币进入微妙转变阶段,收紧力度将减弱。”
郭田勇则认为,6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亦较大,央行本次再提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将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基调、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通胀。中国还将持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实现平稳增长。货币政策仍然并将长期处在良性中。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在于结构调整上。
前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微博 专栏)高度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近年来结构矛盾显现,这才是中国经济的问题。而且会通过调整得到逐步的解决,实现良性健康的增长。
“中国经济下行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是安全的,上升反而是风险。因此,中国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收紧的空间。”王小广表示。
对于货币政策的进一步走向,王小广认为利率现在偏低,负利率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表示,货币政策重点是提高存款利率,调节通胀预期,防止负利率对物价的二轮打击。
索罗斯言论无依据 中国经济仍是希望
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重大,也处于重要的位置。法兴银行全球策略分析师阿尔贝特•爱德华兹和迪伦•格赖斯认为,中国一下子从全球经济复苏的唯一希望,沦为世界经济的最大危险。
郭田勇对此坚决反对,“事实上,任何国家都有风险。要是从这个角度看,西方主要国家对于世界经济的危险,比中国要大得多。”
连平认为,中国在未来的5到10年,都将实现经济持续较快的增长。从数据看,很多数据都在或者都将下滑,但是进口增速这个数据依然坚挺。
“中国是世界上头号出口大国,因此为了平衡,中国始终在坚持进口的力度。”连平表示:中国的进出口越平衡,对世界就越有利。
事实上,索罗斯等国际投资者唱空中国,并不是中国经济真的出现问题,往往是配合其提早布局的卖空或者买空。连平表示,我们不去猜测索罗斯等的动机。“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言论没有任何依据。”
“中国经济好,世界经济才会更好。”在采访的最后,王小广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