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年中,关于进出口税收调整的博弈日趋白热化。
与以往仅涉及出口退税的调整不同,中高档消费品即通常所说的奢侈品进口关税加入其中,让更广泛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这一话题。
出口退税在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处于高位,是否应该回调,各方存有争议。赞成者认为,月度出口额不断创下新高,适度回调无碍出口大局,而且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同时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反对者则认为,出口增速已连续两月放缓,出口退税下调或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涨,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叠加,对出口造成意外冲击。
进口税层面,虽然一季度出现了七年来的首次月度贸易逆差,但是,随着国内紧缩政策逐步见效,进口增速放缓,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兼有“扩进口”和“扩内需”双重作用的中高档消费品进口关税降低,被视为一个突破口。不过,也有人担心,即使降低了进口税,让渡了部分财政收入,“扩进口”和“扩内需”的效果仍然鲜见。
政策的走向,将取决于各方博弈的结果。
退税争议
2010年7月,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中国政府取消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开启了金融危机后出口退税回调之路。这一趋势是否延续,在何种产品上、以何种幅度延续,成为出口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
今年年初,即有消息称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等多部门正在酝酿继续降低和取消以“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为主的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财政部3月曾提出一套调整方案,并在4月初会同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部门讨论。
此后,有关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的消息逐渐细化。多家媒体报道称,由于面临贸易摩擦,铝型材的出口退税率可能会从13%下调至9%。而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企业中,也不断传出出口退税率将下调的消息。
不过,这些消息并未得到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的证实。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接受财新《新世纪》采访时表示,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正在讨论中,但具体如何调整尚不能确定。
6月14日举行的2011年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降低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纯属传言,到目前为止,国家没有这方面的政策改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6月15日也表示,总体来讲,出口退税不应有太大变化,但个别种类比如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降低退税是完全有可能的。
他同时称,出口退税政策在过去几年中被大家诟病,原因就是调整频繁,作为一项政策,应该保持总体稳定。
事实上,姚坚的这一观点,已成为政府、学者的共识。多位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的研究人员均建议,不要将出口退税作为一种宏观调控工具频繁使用,而是要寻得其常态水平后保持稳定。
不过,何为常态水平,各方观点并不一致。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先后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涉及的商品税号超过8000个(次),其中,已有1971个税号商品实现了出口全额退税,总体而言,出口退税处于高位。对出口部门而言,保持现有水平是其所希望的。
而现有水平同时意味着较大的财政压力。2010年中国出口退税共计7327亿元,比上年多退841亿元,增长13%,与当年财政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三大民生领域的支出相当。
危机期间,出口退税调整“一刀切”,从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来考虑,应该调低或取消退税的商品,也被大幅调高。以此次传言下调的铝型材为例,出口退税率由2007年一度被取消退税,上调至13%,对这些商品,现有水平显然并非常态水平。
全额退税、让商品以不含税的成本进入国际市场是国际贸易的惯例。不过,有接近税收征管层面的人士表示,由于在征收环节存在遗漏,如果按《增值税条例》规定的税率退税,可能会出现多退的情况,他认为,常态标准应该低于规定税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张小济也表示,在此前的讨论中,财税部门也提过国内环节征收不到位的问题,他认为,出口退税可以适当低一点,但重要的是要稳定,外贸的发展应更多地通过汇率来调节。
进口税下调两难
相比于出口退税对企业层面的影响,中高档消费品进口关税的下调则关乎更多的消费者。
6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称,中国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包括部分中高档商品的关税,是大势所趋,各个部门对这一点也是有基础和共识的。
随后有媒体报道称,奢侈品关税即将下调,化妆品、烟酒等商品将先行,降低幅度定在2%-15%之间。
但是,财政部相关部门官员6月21日明确否认这一消息,称没有听说要调整此类商品的进口关税。
中高档消费品进口关税偏高,常被认为是国内价格高于国外的重要原因之一。3月底举行的第12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直言,一些名牌商品国内价格比国外高得多,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有一定的关税,有些国家是没有关税的”。
根据现行税则,货物进口环节的税收包括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部分高档消费品还需缴纳一定的进口消费税。以香水为例,进口关税为10%,进口增值税为17%和进口消费税为30%。
中国进出口关税政策的调整,需要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根据现行机构设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主任由财政部部长兼任,组成人员来自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海关总署等11个部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财政部关税司,承办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对于调整进口关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各参与部门的考虑并不一致。
目前降低关税呼声最高的是商务部。“十二五”期间,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大任务就是扩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不过,目前看来,进展并不顺利。
原本定于今年3月举行的全国进口工作会议,迟迟未开,有接近商务部的知情人士透露,这一会议有可能取消,原因是促进口的诸多措施中,有实质性内容的并不多。
对于此前提及较多的将出台进口便利化措施,商务部的口风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最近两次的例行发布会上,姚坚开始强调,虽然相关的政策并未正式出台,但已经在陆续实施。
对扩进口最具实质作用的,当属降低关税。在多年巨额顺差、贸易摩擦增多、汇率争端加剧的背景下,商务部官员多次表示,希望通过降低进口关税,将消费者在国外的消费转移到国内,借此纳入海关进口统计,减少贸易顺差。
另一方面,进口环节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降低其税率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2010年,中央财政收入约4.25万亿元,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近1.05万亿元,增长35.7%;关税2027多亿元,增长36.6%,二者合计占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29.5%。
张小济表示,中国的消费品在进口中占比较低,但关税一直较高,入世十年进口关税、非关税措施几乎没有变化。他认为,对中高档消费品,应降低关税扩大进口,同时在国内征收消费税,“奢侈品市场开拓出来,也会促使国内企业来抢这块市场。”
另外,公众所关心的关税下调后,国内中高档消费品价格是否降低,从而起到消费转移的作用,目前尚无结论。
墨尔本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路威明轩集团顾问及内训专家Mark Ritson介绍,除了关税,影响奢侈品定价的因素还有供需关系、物流、运营、推广成本等。
顾腾顾问公司创始人、历峰集团亚太区原首席执行官Francis Gouten则表示,虽然中国市场奢侈品的价格与国外相差很大,但对品牌来讲,利润率是基本相同的。
“在中国,最大的挑战是让人知道你的存在,这个市场太大了,沟通成本太高。”宇舶表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Jean-Claude Biver说。王长勇/王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