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是江西彭泽县和盛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洪向银行还款的最后一天。背负3000万元银行贷款,他选择在最后期限的前一天(6月29日),离开彭泽去了安徽安庆。
在产棉大县彭泽,像张洪这样拖欠银行巨额贷款的棉商不胜枚举。有的棉商在银行收款前夕选择暂时逃避,有的人则四处筹款以偿还贷款。
彭泽棉花协会副会长徐雷鸣表示,棉商们并不是想逃掉这些贷款,这也是逃不掉的。让他们陷入困境的是今年离奇的棉价巨幅波动,这背后除市场因素外,还有一个推手就是游资的疯狂炒作,结果导致彭泽的几十家棉企“没有一个不亏损”。
被银行逼债的日子
张洪万万没有想到,他在异乡安庆的行踪还是被人发现了。
当还款期限最后一天到来之时,银行工作人员突然神奇地出现在张洪面前。为了追讨这3000万巨款,贷款银行不惜“跨省追踪”。
张洪的和盛棉业是彭泽县较大规模的一家棉花企业,有上百名员工,每年的皮棉产量在2000吨左右。但是受价格持续走低影响,进入6月后,仍然有1600吨皮棉滞销,积压在仓库里。
“这个贷款是一定要还的,只是手上暂时没这么多现金。”张洪说,他这次到安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去收回销售的余款,好凑足还款金额。
通过各种渠道筹集以及回收的款项,到6月30日下午5点,张洪总算凑齐了3000万元,将贷款悉数归还银行。
“心是放了下来,却碎了。”张洪这样评价自己还完银行贷款的心情。根据目前皮棉的销售价格约21000元/吨,而成本则在28000元/吨左右,每吨亏损高达7000元,张洪这一次损失就高达400万元。加上还在仓库里的1000吨皮棉,全年损失至少在千万元以上。
行情就像过山车
挂靠在和盛棉业有限公司下面的200吨皮棉加工厂,是棉商柯满盛和几个人合伙承包的。他们通过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和质押筹得1000多万元资金,去年至今,收购了500多万斤籽棉,加工成900多吨皮棉。
柯满盛的900吨皮棉至今只卖出去了270吨。其中有30吨勉强卖过29000元/吨的价格,240吨则卖出26000元/吨的价格。
彭泽棉的质量要差一点,但是当地棉商纷纷看好棉价突破30000元/吨,因此当时籽棉的收购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从4.5元/斤开涨,最后普遍的收购价格都涨到了6.8元/斤,个别棉商收购价突破了7元/斤。
哪知道行情突变,元旦过后,棉价突然走低,此时棉商们大部分停止了对籽棉的收购,籽棉的收购价格也应声下跌,维持在5.5元/斤左右。
春节过后,网上棉花的报价又突然反转上涨,进口棉的价格高达38000元/吨,而新疆棉的价格也到了38000元/吨。
柯满盛说,看到这个消息后,冲动的棉商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籽棉抢购潮。“棉农们也看到了网上的消息,纷纷把价格定在了6.2~6.3元/斤。”
就在柯满盛等棉商们紧张地把收购来的籽棉加工成皮棉的时候。3月31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发布《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规定临时收储价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19800元。
收储价格一发布,棉花市场价格立刻暴跌。徐雷鸣说,往年的棉花价格波动都是500元、800元左右,而今年4月份以后,皮棉价格一落千丈,数千元的巨幅下跌从未有过。
“刚刚收购上来的籽棉,加工成了五、六百吨皮棉,立刻无人问津了。”柯满盛说,下游的纺织企业一看到国家发布的收储棉价格预案,都不储棉了,坐等新棉上市。
柯满盛等棉商们,在棉花的世界里,就像玩了一场过山车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