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 劳拉•泰森
自从陷入“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之后,美国经济在复苏之路上已经行走了两年。但没有几个美国人正在为此庆祝;事实上,大多数人认为经济仍处于衰退之中。这并不奇怪。尽管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回升到衰退前的峰值水平,但就业没有。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估算,2008年衰退中就业减少的规模比战后历次衰退中减少的规模大了一倍以上。尽管上周四数据显示美国私人部门在6月份扩充了15.7万个职位,尽管上周五的非农就业数据远胜于预期,但仍有约1400万美国人处于失业状态,另有大约800万人由于找不到全职工作只能从事兼职。
大约200万人将因灰心丧气而停止继续找工作。劳动人口所占比例正逼近25年来的最低位。据汉密尔顿项目(Hamilton Project)预测,美国将面临大约2100万个岗位的“就业缺口”——这是使经济恢复到衰退前的就业水平并吸收每月新增的12.5万个劳动力所需创造的就业岗位。按照当前的增长速度,这个缺口即使再过十年也填不满。
对许多人来说,这场失业型复苏同时也是一轮“工资无增长”的复苏。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但就从事生产性工作的基层工人而言,实际平均周薪从经济开始复苏以来仅增长了不到1%。2009年美国家庭实际收入中值比衰退前的最高水平低4%,大抵与1997年的水平相当。
经济在2000-01年衰退后的短暂扩张,是战后仅有的一段经济扩张、但中等收入家庭实际收入水平出现下滑的时期。这段时期的就业增长水平不及之前20年间增长水平的一半。为应对收入增长微薄和就业机会令人失望的局面,许多家庭大幅减少了储蓄,以住房作抵押进行贷款,背负了大额债务。
经历过最近这轮衰退之后,家庭如今正被迫缩减开支,减轻负债。“去杠杆化进程”才刚刚拉开序幕。据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在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表示,美国家庭负债占可支配个人收入的比例从2007年的峰值130%,下降至115%。但1975年至2000年期间的平均比例为75%,所以,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许多美国人看来,政策制定者应当把创造就业作为第一要务。这并不奇怪。他们是对的。遗憾的是,许多国会议员听不进去,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削减赤字,而非创造就业。
诚然,美国正面临一场必须解决的重大财政挑战。但这是一项长期挑战,主要是由医疗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以及衰退前不明智的财政政策引起的。短期内的挑战则是需求不足。长期挑战要求财政紧缩,而短期挑战则要求财政支持。
有一个办法可以破解上述政策难题:双管齐下,实施有针对性的财政措施,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促进就业增长,同时制定一项长期的赤字削减计划,一旦就业恢复就启动实施。眼下就应当把这两种措施作为一揽子计划予以通过。
当前从华盛顿方面传出的信号表明,上述解决方案不会得到采纳。相反,党派意识和政治斗争凌驾于理性之上,过早的财政紧缩将破坏脆弱的复苏。更糟的是,围绕债务上限的政治僵局可能触发一场财政危机,使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成为当务之急,从而导致经济重新陷入衰退之中。
不过,不妨想象一下理性占据上风的情形。最起码,联邦政府应出台更多刺激性措施,以抵消当前刺激措施到期后今明两年必将发生的巨大“财政拖累”(fiscal drag)。在支出方面,政府应加大在基础设施维修和更新方面的投入。这类投资能增加需求、创造就业并增强经济的增长潜力。
在收入方面,政府应延长一些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包括雇员工资税削减和资本投资支出扣减政策。政府还应采取进一步措施,削减新招聘员工的雇主所需缴纳的工资税,包括新企业的招聘。减税措施应与失业率挂钩,一直实施到失业率降至5%-6%的水平。
历史表明,从债务所致的资产泡沫中复苏是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GDP增长大减速和失业高企的局面至少将持续十年。目前看来美国就处于这个过程之中。对许多美国人来说,21世纪头十年就经济而言是“失去的十年”。第二个“失去的十年”也已开始。难怪他们认为经济仍处于衰退之中——对他们来说,事实如此。
注:本文作者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哈斯商学院(Haas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曾在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执政时期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