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再度否认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
7月20日,在浙江省上半年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王杰表示,浙江新增企业数量远远大于注销企业数量,没有大批企业倒闭的情况出现。但中小民企处境艰难,浙江省6.6万家微小企业更是出现了总产值和利润下降的情况。
王杰也坦言,现行的货币政策下半年不会改变,而如何防止区域经济急剧下滑,这是当前一段时期的重点课题。
生死边缘
今年1-4月,浙江新增中小企业4.5万家,注销7306家。温州市工商局统计称,一季度该市在册私营企业7.32万户,注册资金2063.1亿元,同比增长15.11%和28.37%;注销户数534家,同比减少14.56%,不存在大批倒闭现象。
不过,众多“微小企业”面临的压力很大。上半年浙江省规模以下企业中总产值在150万元以下的有6.6万家企业,占规下企业总数的40%,规下企业上半年的总产值和利润也同比下降了1%和4.4%。
而剩下的60%的中小企业,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靠投资房地产、金融证券等获利,有些企业的副业甚至超过了主业,再加上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很多企业还有大笔的钱在里面,所以只好不断地抽走实业上面的资金,来保楼市里面的钱。
另据杭州市外贸企业运行监测系统显示,截至5月底,企业在手订单比上年同期下降的占比增加了5.1%,订单形势不容乐观。许多中小型出口企业已处于盈亏边缘。
对浙江中小制造业来说,原材料价格和银行信贷是最为关注的问题。
上半年,浙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2%和10.0%。目前还在继续上涨,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涨幅均比5月份上升了0.4个百分点。
从融资情况来看,上半年浙江新增存款6487亿元,同比多增161.9亿元,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8.3%;新增贷款3888亿元,同比少增925.2亿元,月度贷款增量持续减小。
在不断传出企业倒闭的同时,民间资本在浙江的投资也显不足。今年1-6月份,中小民营制造业投资出现负增长。
转型迷局
“正如一个嗷嗷待哺的孩童,中小企业在这一轮转型发展中急需‘保育箱’、‘幼儿园’。”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史晋川说,必须要通过“有形之手”实行重点的要素保障,解决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问题。
史晋川举例,诸暨市着力构建了能够惠及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技术、人才、法律服务平台和小企业统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去年诸暨政府提出一个“6+2”现代产业体系:明确袜业、珍珠、铜加工及新型材料、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环保新能源等六大主导产业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突出大平台大市场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规划打造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环保产业,诸暨市规划3000亩环保产业基地,计划总投资30亿元,现已完成投资20多亿元,共引进企业20余家,已有12家企业先后投产。2010年该基地实现产值70多亿元,占全市环保产业总产值的75%。为此,诸暨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诸暨几万家工业企业,没有一家非正常死亡。”诸暨市委书记王继岗向本报表示,通过政府部门搭建的公共平台,能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发展。
如,浙江省科技厅大力扶持的由当地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联合打造的浙江省珍珠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即将升格为国际级,为诸暨支柱产业之一的珍珠产业集群的整体转型与升级,再次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
“活命比升级重要,对中小企业谈转型,似乎是一厢情愿。”浙江省工商联研究室主任周冠鑫指出,浙江低附加值产业主要集中在小企业这个群体,现在许多小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一直处于“无心转、无力转、无处转”的境地。
浙江省制造业人均附加值为76052元/年人,低于全国约25000元。2010年该省制造业平均工资为27957.5元,明显低于上海和江苏。
周冠鑫还建议,浙江有关部门应着力构建大企业龙头带动、小企业互联互助的运行机制,加强产业政策尤其是产业组织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有效引导小企业融入产业链。
顺德中小学校服新学期涨价20%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2日04:21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伦少斌、梁超仪)成本和材料上涨,校服生产厂家闹“停工”,顺德学生苦于买不到校服穿(本报3月29日佛山新闻《大码校服断晒货 生高咗就冇衫着?》曾作报道)。经过物价部门的成本监审之后,近日,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正式发函调整中小学校服价格,平均涨幅20%。
涨价:
中学女生全套校服涨85.3元
记者从顺德区物价部门获悉,在收到教育局的调价申请之后,物价部门对顺德区的校服供应商进行了成本监审。发现从2007年招标至今,棉纱、纺织品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约18%,而人工成本上涨了近40%,两者按比例计算,校服生产厂家的成本增加了25%左右,而当时中标的零售价则一直没有调整,这让不少厂家都面临亏损,压力巨大,个别厂家甚至部分停产了大码的校服,或者改用稍差的布料,引来了不少家长的投诉。
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物价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顺德区中小学校服招标供应合同,“如因市场因素,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导致乙方亏本经营或无法生产时,乙方提供相关资料,甲方报顺德区物价局审核通过,可适度调价”的约定,从兼顾双方利益的角度出发,决定从今年9月1日新学期起,调整中小学校服价格,涨幅约20%,而不是企业要求的25%,这也是考虑到家长的承受能力,要求企业降低利润,保本经营。
记者看到,调整后的校服价格,中学女生全套460.3元,涨了85.3元,而中学男生全套414.8元,小学男生全套351.3元,小学女生全套346.9元。
家长:
不应把上涨成本转到家长身上
针对校服即将提价的情况,记者拿着价格表随机访问了一些家长。“两套1000多元!”家有两个女儿的王先生第一反应就这样。
“一下子要多交近60元?!”有一对双胞胎孩子的张先生获悉价格后表示了不满。张先生的两个孩子目前就读二年级。在小学的调整价格表中,部分套装涨幅是5元到十几元之间,全套买下来涨了65元。张先生表示,涨幅太大了。
部分接受采访的家长认为,既然标准多年未变,现在物价涨了厂家成本上升,要提价也理解。但是希望在合理的幅度,同时可稳定下来。“不要一年一升,跟着物价走。”
部分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厂商应自负盈亏,经营校服应坚持薄利多销原则,不应把物价上涨的成本压力转移到家长身上。对此,有业界人士建议,可设立一个政府补贴制度,通过这个补贴机制,一方面缓解亏本企业压力,另一方面不用增加家长负担。
教育部门:
在新生注册时做通告工作
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校服升价的通知在下学期的新生注册入学时会统一告知新生以及家长,统一购买。校服涨价主要影响了新生,老生若无需更换校服,是不受影响的,部分需要更换校服的学生可自行到各个零售点购买。
对于此次加价,该负责人表示,校方、家长、厂商各有苦水。学校方面主要承担中间的流通,与盈利无关。针对此前部分厂商因亏本宁愿不卖校服的情况,该负责人表示,此次已经过相关部门审核进行了调整价格,若中标企业再出现这种不诚信的行为,部门将严格监管。
厂商:
能勉强维持成本
经营顺德校服生产工厂的老板蔡先生表示,原来提出的成本审核是提升25%,最后审核的结果大概升幅为20%左右。“这个水平可以维持到成本。”蔡先生表示。
对于升价后的生产计划,该厂商表示,将维持与往常差不多的产量,“但是库存会减少。例如1000个学生,以前库存1500套校服的,现在可能是1300套左右。”他表示,成本上涨经营压力太大,不计划库存太多以免增加风险。
有厂家指出,2007年的招投标到明年就期满了,明年将重新招标,届时会考虑继续投标,但价格就要重新评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