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和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于2011年7月中旬定点监测湘、鄂、皖、赣、苏、豫、冀、鲁、晋、陕、新、甘、辽等16省146个县(团、场)4492户棉花长势情况,结合对西北、长江和黄河的考察,发布长势监测报告,供决策参考。
一.苗情长势明显好于去年,三类苗转化加快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7月为109,果节数24.2个/株,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今年苗情好于去年同期近一成,与常年的97(前8年)相近。
从总体来看,一是7月苗情整体素质好,早发,长势稳健,带桃入伏的面积大,伏前桃多,丰产架子因旱呈“正常偏弱”特点,7月中旬末大多进入盛花期,脱落少,长势明显好于常年。二是三类苗转化加快,长势健而稳,呈“晚种争早”特点。包括麦套棉、麦后移栽棉等,果枝比常年多。三是全国大多病虫害正常偏轻,没有造成大危害。但是,长江中游因旱急转涝,6月下旬局部“两萎病”暴发和部盲蝽蟓危害,黄河局部二代棉铃虫危害偏重。
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除南疆出现35℃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以外,大部棉区天气平稳,没有出现流域性内涝,但降水偏少,整体上,降水量偏少对棉花的影响利大于弊,促进生殖生长,加快了转化。到7月20日,主产棉区仍为偏旱天气,其中洞庭湖和南襄盆地干旱严重。
长江CCGI 7月为113,为常年的87,果节数29.1个/株。苗情好于去年同期近一成半,差于常年一成多。其中一类苗成铃多,最多成铃达20个/株,二类苗成铃2~3个/株,三类苗刚开花,四类苗才现蕾,生育期早晚相差30天有余。本流域遭遇旱—涝—旱灾害,其中洞庭湖和南襄盆地受旱持续最长,一些棉田花开到顶,迟苗还没有开花,各地正在积极抗旱。
黄河CCGI 7月为102,为常年的101,果节数29.2个/株。苗情好于去年与常年同期。整体看,本流域光温水条件较好,一熟春棉早发,长势稳健偏弱,生育进程加快,成铃多。由于前作小麦晚熟,两熟套栽棉田共生期延长,连作移栽进入大田时间晚,生长滞后5~7天。
西北CCGI7月为115,为常年的100,苗情好于去年同期一成半,与常年接近,果节数14.6个/株,其中南疆19.9个/株,北疆11.9个/株,河西走廊9.8个/株。其中北疆和河西走廊因去年迟播迟发,基数低,长势明显好于去年。
特早熟CCGI7月为115,为常年的100,真叶数9.7个/株。苗情好于去年同期一倍多,与常年接近。
二. 加强管理,增结伏桃和早秋桃
从7月下旬到8月,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还是棉花现蕾、开花和成铃的并进期,需肥需水最多;还是病虫害和旱涝灾害的并发期,防灾减灾的任务重。针对今年大部早发,带桃入伏的面积大,伏前桃多,三类苗转化快,丰产架子正常偏弱等特点,加强秋季管理,以增结伏桃和早秋桃、防早衰、协调营养和与生殖生长为主攻方向,以抗旱防涝、防病虫危害和肥水为重点,实行分区、分田、分苗管理,夺取高产。
1.抗旱浇水。针对局部棉区降水不足,气温偏高,长势正常偏弱的特点,当前洞庭湖、南襄盆地、以及黄淮平原大部要以抗旱浇水为主要措施。由于正值雨季,要求先施肥接着高培土,采用隔行灌溉,如果天气晴好,接着再浇另一行。南疆遭遇高温要增加滴灌次数和滴水量,做到均衡灌溉。
2.重施花铃肥。早发、伏前桃多的棉田,追施尿素15~20千克/亩,时间上不迟于7月底;三类苗追施氮肥不迟于8月初。施肥要与培土结合,高培土,有利灌排,减轻渍涝。进入8月,提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适量尿素。
3.适时打顶。早发棉田早打顶,做到“枝到不等时”;迟发棉田迟打顶,做到“时到不等枝”,全国棉花打顶时间都不应迟于立秋。看苗分批打顶,一般2次打完。
4、看苗化控,防旺长。肥水碰头与三类苗易旺长,提倡多次化调。打顶以后最上部果枝出生果节3~5个,要求重控。
5. 加强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加强三代棉铃虫的监测预报。高温干旱棉叶螨和伏蚜危害加重。同时预防棉盲蝽和烟飞虱。“两萎病”重发棉田,在清沟排渍和中耕放墒基础上,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有利恢复生长。
6、及时采收,减少烂铃。鉴于早发,8月中旬即可见絮,要及时收摘黄熟铃和晾晒。正常棉铃以吐絮5~7天后采收为宜,搞好“四分”,控制“三丝”混入原棉,确保原棉质量。秋雨秋湿,要剪空枝,打老叶,推株并行,增加通风透光,及时采收和晾晒,减轻烂铃损失。
7.洪涝补救措施。一是及早疏通沟渠,保证排水畅通。二是扶理倒伏棉株。三是抢排积水,快速清洗植株上的泥沙。四是早中耕松土,叶面施肥。五是精细整枝打杈,及时抹掉赘芽。六是灾后棉花长势偏旺,害虫发生偏重,要及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