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李迅雷:中国产业升级或遭遇失业困局

发表时间:2011年07月26日    作者:李迅雷

  我们应反思资产泡沫背景下的劳动力短缺现象,而且要考虑泡沫破灭的后果是什么。

  中国加入世贸后的出口高速增长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扩张,带来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导致2004年首次出现民工荒。我们不仅应该反思资产泡沫背景下的劳动力短缺现象,而且要考虑泡沫破灭的后果是什么。未来,伴随产业升级,不仅第二产业新吸纳的就业人数减少,也会影响第一、第三产业的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故下一个五年中国不乏陷入失业困境的概率。

  尽管中国目前存在劳动力短缺现象,但我们不能简单套用刘易斯拐点理论来推断未来中国的劳动力问题,因为中国从农村向城市的移民潮还远远没有结束,劳动力的阶段性短缺或许是建立在资产泡沫之上的,一个13.4亿人口的大国的发展模式,大概不能简单借鉴缺乏大国案例的发展经济学理论。

  2004年以来的民工荒现象与资产泡沫形成有关

  2004年春节过后,中国首次出现民工荒。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要清楚2003年中国经济究竟发生了什么。

  出口部门应该是增加就业人数的一个重要部门,在中国2001年末加入WTO之后,出口有了显著增长,2002年出口增速为22%,到了2003年则大幅攀升至35%,可见,中国大约在2003年之后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的劳动人口开始为全球消费者打工。

  再看一下投资。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27%,也属于1999-2008年这轮朱格拉周期的投资增速高点,当年资本形成对GDP增速的贡献达到63.7%,也是过去10年来最高的。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又得益于始于2000年的西部大开发及2003年开始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由此导致的中西部地区投资高增长,也使得中西部这一劳动力提供地成为需求地。

  因此,2004年首次出现的民工荒,应该是劳动力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最终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短缺,而对劳动力的需求,主要源于中国加入世贸后的出口高速增长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扩张。

  研究发现,一旦出现民工荒,便会在当年的GDP规模上反映为高增长,与此相适应的是宏观调控的出台,2004-2005年、2007-2008年以及2010-2011年的三次政策收紧无一例外。其特点是先采取调控措施,尔后在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定调,如2004年末把积极财政政策改为稳健财政政策,2007年末把稳健货币政策改为从紧货币政策,2010年末则将适度从宽货币政策改为稳健货币政策。

  尽管每次调控都以结构调整为目的,但实际上只是降温而已,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主要表现为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各种资产价格攀升,如全国平均房价收入比在2009年达到8.1倍,远高于发达国家3至5倍的水平。房价上涨带动土地价格上涨,高速增长的经济又带动矿产资源等价格的上涨,简言之,2003-2010年中国的资产泡沫逐步形成,主要是通过“外汇流入-基础货币投放-土地财政-货币创造”这种模式造成的。如今中国M2的规模已经达到75万亿元,居全球第一,且比例上接近GDP的两倍。M2之所以增长如此之快,与2003年以来外汇占款所创造的基础货币没有被完全对冲掉有关,据我们估计,截至2010年末,还有约5.5万亿元没有回收,一直在创造货币。

  货币创造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资产价格膨胀是不可持续的,必然会带来泡沫破灭和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影响到经济,进而影响到就业。而中国2003年出现的民工荒,与资产价格膨胀的过程是一致的,并伴随着投资的高增长,2009年经济增长9.1%,其中投资的贡献超过90%,2010年也在70%以上。而比较1960-1970年被认定为进入刘易斯拐点的日本经济,虽然其资本形成在GDP中的比重最高也达到35%,但毕竟是私人消费占大头,且不存在资产泡沫。因此,我们确实有必要思考一下,假如没有资产泡沫,中国从2004年开始是否会出现民工荒?我们确实应该对资产泡沫背景下的劳动力短缺现象作一反思,而且要考虑泡沫破灭的后果是什么。

  而根据央行《2010年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余额估计在10万亿元以上,远超原先7万亿元的估值。这些信贷究竟会导致多少坏账,尚难获知,但不容乐观。

  原因是:第一,分区域看,从1995年到2009年,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从42%上升至58%,而东部沿海的恰好从58%降至42%,但中西部地区的GDP占比不升反降,从占比50%降至45%(见本专栏2009年12月文章《寻找中国下一个崛起的区域》);可见中西部地区的投入产出比远低于东部沿海,这是为了追求区域平衡发展而导致的资源错配,也是影响贷款质量的关键因素;第二,从信贷期限看,由于大部分融资平台形成的债务都是在2009年,那么2012-2014年将形成还贷高峰,呆坏账的增加届时将影响经济的运行;第三,当前的经济回落是否会引发资产泡沫破灭很难预料,但至少抑制了房屋和土地等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扬,抑制了社会总需求,这也将使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难以长期持续,从而加大了地方的债务负担。

  产业升级会影响就业结构和就业率

  尽管舆论一直在呼吁中国应该尽快推进产业升级,而事实上,中国的产业升级从未停息过,这方面我们可以透过外贸进出口的窗口来观察。过去10年间,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衣鞋包、玩具在出口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资本密集型产品如钢铁、金属制品占比先升后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如化工产品、运输设备、仪器仪表等占比则在持续上升。这种变化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出口部门产业结构的升级次序。如机电产业是过去十年中国成长最快的工业品,也是目前出口比重最高的工业品,过去15年,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占比从20%上升至50%。

稿件来源:21世纪网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作者  
·李迅雷:未来产业升级更多依靠内需拉动[2010-06-12] 


相关资讯  
·15天内召开三次民企座谈会,国家发改委释放重要信号[2023-07-18] 
·开年来减税降费政策连发 为助企纾困注入强劲动能[2023-02-03] 
·央企专业化整合提速 国资委透露路线图[2022-11-01] 
·财税、金融等政策组合发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小巨人”减负加力向前奔[2022-07-07] 
·国资委27条举措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力争上半年完成租金减免主体工作[2022-05-26] 
·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 国务院又有三方面新部署[2022-05-06] 
相关出处  
·中融信托净利涨2倍 经纬纺机补血收效明显[2011-07-13] 
·叶檀:经济转型之痛不应完全由沿海中小企业背负[2011-01-14] 
·明年起企业异地付汇无须再跑外管局[2010-12-03] 
·谁能化腐朽为神奇——时装品牌的传承与创新[2010-10-27] 
·个人网店面临实名制引发讨论:福祸利弊难定[2010-04-30] 
·本土服装圈地二线城市[2010-04-19]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