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证券时报网报道,欧洲央行宣布,已向欧元区一家银行借出美元,这是今年2月来第一次。这表明欧洲金融系统压力升级,银行获得美元融资已遭遇困难。另外有媒体报道称,美国监管机构已开始审查欧洲最大型的贷款银行,美方担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导致欧洲银行业融资困难。这也加深了市场的担忧。
点评:这个令市场十分意外的欧洲银行业消息是昨晚导致欧美股市大跌的直接催化剂。原先欧美市场恢复稳定是因为欧美央行和各财政部介入主权债务问题,有央行入市购买债券可避免债市出现流动性危机并危及到金融系统,但如今银行业直接出现问题,市场担忧进一步升级。
2. 中国央行公告,央行于周四在公开市场发行70亿元3月期央票,参考收益率3.1618%;发行10亿元3年期央票,参考收益率3.97%;央行还进行了90亿元91天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3.16%。
点评:3月期和3年期央票收益率随1年期央票收益率上行符合市场预期。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净投放380亿元。市场因央票收益率上涨而再度担忧加息政策出台,但是否加息不能单凭一次央票收益率上升来判断,而且全球金融局势继续动荡,或许仍需要对央票利率走势观察一段时间。
3. 新华网报道,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吴显亭18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透露,人民银行正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方案。
点评: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助于转移银行信贷风险,同时也能缓解银行的资本金压力,提高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控关键在于对金融监管和信用风险评级的较高要求,如果这能做到位,就不必过于担忧类似于次贷危机的风险。
4. 财经网报道,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8月15表示,国家能源局现已完成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刘铁男强调,要扎实做好资源评价工作,摸清中国页岩气资源家底;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形成适合中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制定页岩气产业政策,明确行业准入门槛和标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页岩气产业快速发展。
点评:中国的页岩气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意味着中国页岩气开发将拉开序幕。页岩气开发的最大难点是开采技术,中国在此方面还不算成熟,因此在页岩气开采大规模展开前,相关开采设备的制造商需要面临技术升级,拥有技术优势的制造商有望率先受益页岩气的开发。
5. 《上海证券报》报道,在旺季来临前,华东地区水泥价格并没有按照预期向上涨,而是选择突然降价。近日江浙地区水泥价格下调20-40元/吨,大部分企业挂牌价虽然保持平稳,但实际成交价格已经下调。据悉,华东地区水泥降价的主要原因,是7月底限电解除后原停产生产线开始复产,但需求恢复不理想,导致库存压力再度增大,加上外省低价水泥流入量加大,对本地企业造成冲击。
点评:华东地区水泥旺季降价超出市场预期,供求失衡是主要原因。现在水泥市场出现局部地区的供求失衡,目前仍保持涨势的主要在西南地区。昨天水泥股大幅下跌,反映了市场对水泥降价的担忧。
6. 《中国证券报》报道,工信部18日发布《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从工艺、产能、环保等多个角度对再生铅行业设立了准入条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再生铅行业较为分散,存在众多不达标的小企业,行业门槛出台将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并促进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初步估计,准入条件推广后,行业内三分之二企业将面临淘汰。
点评:此次准入条件设立后,虽然有六成以上再生铅企业面临淘汰,但由于再生铅行业产量占铅生产总体占比较小,因此对铅行业影响有限。
7. 《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股市周四大幅走低,因喜忧参半的美国经济数据和围绕欧洲银行业状况的担忧再现,导致投资者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升温。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419.63点,至10990.58点,跌幅3.68%。标准普尔500指数跌53.24点,至1140.65点,跌幅4.4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131.05点,至2380.43点,跌幅5.22%。
点评:昨晚欧美股市暴跌的导火索是欧洲银行系统出现问题,随后美国初申请失业金人数和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都差于预期,这再给美股施加了下跌压力。
综合评论:
主权债务担忧刚稍有缓和,欧洲银行系统再出状况,这两波冲击殊途同归的根由在于欧美经济的疲弱。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市场其实一直存在,而欧美货币当局的积极措施旨在缓解主权债务问题引发的危机,现在欧洲银行业爆出问题则是跳过主权债务直接将市场引入金融危机的恐惧中。如果只是经济二次探底,这个过程会比较缓慢,而且还有会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市场在过度担忧后有修正的余地,但如果在经济疲软的前提下再出现金融危机的苗头,可能加剧市场的恐慌。虽然有观点认为这将倒逼QE3的出台,但量化宽松政策的作用在低利率的环境中边际效用可能越来越弱,市场也开始认识到这一点。中国股市近期面临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外部因素,现在外围市场风险再度加剧,中国股市在结束反弹后可能继续面临较大压力。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