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实体店还是主流,品牌与商场的关系就是绕不开的话题。
拥有一家奢侈品在线购物网站的Frank最近打算开一家实体店。几经周折,他在上海金融核心陆家嘴的一家中高端商场里,拿下一个约50平方米的铺位。据估计,这个铺位每年要“烧”掉大约100万元人民币。
租金等费用如此高昂,Frank并不指望实体店赚钱,而更多地期待能在经常逛街的金融白领心目中产生广告的效果,以促进网站的线上销售。
像Frank这样的小众奢侈品代理商,与商场的经理们打交道时通常占不到上风。而那些深入人心的奢侈品大牌们,眼下却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
只要实体店还是主流,品牌与商场的关系就是绕不开的话题。而品牌历史与实力的强弱差距,决定着租赁双方的谈判地位。也许正如行内的俗话:时尚就是势利眼的游戏。
一线品牌躺着就把钱挣了
看看各家奢侈品牌这几年的中国开店计划,无一不是雄心勃勃,连一向神秘的爱马仕,在中国开得也比印度快。
去年年底,在中国西南部的一个省会城市,一个路人皆知的法国奢侈品牌在当地最好的商场开出一家门店。这在当地可谓大事一桩,连新婚的青年夫妇都要在这附近留影。
有趣的是,早在这家门店开张前几天,距离门店不远的一家肯德基、一家麦当劳,竟不约而同地关店、迅速搬走。
“该大牌方圆500米容不下一家肯德基或麦当劳”,民间传言不胫而走,而大牌的态度当然是不予理睬。
问题是快餐店生意一直颇旺,毕竟人家也是世界五百强,中途撕毁租约,说搬走就搬走,终究有人要买单,吃哑巴亏的很可能正是商场。
业内人都知道,大牌开店绝非易事,一个重要的考核项目就是“邻居”。奢侈品牌讲究的是氛围与格调,左右隔壁的品牌略逊一筹不要紧,如果品牌定位差距太远,则会破坏奢侈品的形象。大费周章地把肯德基、麦当劳迁走,也就不难解释了。
对于那些稳居一线的欧系奢侈品大牌,眼下中国商业地产商们的态度是百依百顺。只要品牌肯赏脸前来开店,就答应几乎任何要求。
上海南京西路一家购物中心,地产商来自中国内地,两年前成功赢得一家意大利一线奢侈品牌的旗舰店。业内传言,品牌不仅前几年免交店租,还被地产商补贴了2000万元的“装修费”。与之类似,无锡一家百货商场,为引入一家法国奢侈皮具品牌,倒贴了3000万元。
业内目前的行规是,地产商给大牌们的入驻前一次性“装修费”补贴标准是平均每个柜台几十万元。
上海的另一家高档购物中心,近期有意全面升级。不辞劳苦地说服原来一楼的品牌挪到二楼,试图将一楼腾出来全面换血,变得更贵、更奢侈。但在一番努力后,一个法国奢侈品牌仍认为商场不够格,对招商部门说了NO。
一楼没有爱马仕、LV、Gucci这样的奢侈品大牌,就撑不起门面。即使争取不到旗舰店,也要把这些牌子的配饰、香水等副线产品请过来。
在杭州从事服装生意的桑小姐讲述了杭州一家百货大楼的故事。这座百货大楼经营有道,且得益于温州众多富商在杭州购物的偏好,众多大牌云集,是全中国业绩最好的百货大楼之一。但对于不同的品牌,态度却截然不同。
与对大牌的盛情邀请、周到服务不同,这座强势的商场对一般品牌实行苛刻的淘汰制度。每个月统计业绩并排名,销量处在末位的品牌毫不留情地清除出去。
大牌们每个月只需给商场2%到3%的“扣点”,而普通品牌则要被收去20%以上。
其实,眼下的中国正在上演奢侈品狂热,地产商、咨询公司、广告公司,无不想搭上这一趟快车。由于消费者还不曾对奢侈品有多少研究,还处在品牌崇拜、LOGO崇拜的初级阶段。商场们认为,一旦有了为某大牌服务的案例,再去与别的品牌合作,就增添了几分底气,所以,不惜血本也要拿下大牌!
业内人士感叹,商场对品牌的厚此薄彼并不值得讨论,一切都取决于商场与品牌相对的强势和弱势。
最难办的是,商场其实正是大牌们的角斗场,欧洲那些有上百年恩怨的老对手们,在中国的商场里也要争风吃醋。业内人知道,一个法国的奢侈品牌总是和一个意大利品牌较劲,在同一家商场里就非得比对方位置更显要、面积更大才行。夹杂中间的商场就只有左右为难。
小众奢侈品牌的尴尬
对于意大利制鞋品牌Roberto Botticelli代理商、新加坡人萧先生来说,选址开店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有历史、售价高昂,但这一类欧洲奢侈品在亚洲的知名度不高,与商场打交道时常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境遇。
许多商场的招商部门,对品牌并无多少研究,他们习惯于去香港的购物中心考察一番,回来再复制一遍。在香港见过的牌子,他们就感到心中有数,在香港都没见过的牌子,他们就不敢冒风险,不愿意租出铺面。
随着上海南京西路恒隆广场以及陆家嘴国金中心成为奢侈品的地标,许多新开的商场开始模仿这两家购物中心。将这两家购物中心的品牌列成目录,拿着这个目录招商。
即使是在欧美受欢迎的品牌,如果进中国慢了一步,没有打下品牌基础,就要面对商场的冷遇。萧先生告诉记者,一个在美国知名度很高的奢侈品牌,在中国一直无人理睬,无法说服高端商场给他们一个铺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小众奢侈品牌只能有所妥协。往往选择位置较差的商场,拿下较大的面积,但他们更倾向于在高端商场足下面积较小、位置较偏的铺位——在LV的隔壁,顾客走过的时候,印象总会好些。
而如今的二三线城市给了这些品牌一个机会。
商业地产运作高手、盈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司徒文聪近日透露,他曾在三天时间内跑了八个城市,以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为主。
二三线城市的政府部门对引入商业地产极为重视,如今他们不仅考虑项目的一次性投资,还要确保长期的盈利能力,以获得稳定的税收。
由于大牌通常请不动,二三线城市的商业中心就转而围猎小众的奢侈品牌。在京沪等地高端商场受尽冷遇的小众奢侈品牌在二三线城市得到了热烈的欢迎。
然而,虽然有着优惠的招商条件,但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能力仍然非常有限,即使顺利开出店面,又能否获得理想的销量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