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重庆中国轻纺服装城落户位于巴南的重庆麻柳沿江开发区的开工仪式上,朝天门服装老板邓毅兴奋地说,渝派服饰协会旗下企业将拥有固定厂房,四处租厂房“打游击”的日子将结束。据了解,该项目由100多家朝天门服装厂共同出资20亿元,预计建成西部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
规模 年产值可达1000亿元
按规划,该基地总占地4000亩,将分两期建设。其中,昨日动工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000亩;二期为3000亩,将于明年6月动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创造税收30亿元,可解决30万人就业。
去年8月份开始,市渝派服饰协会向相关部门递交建议书,希望出资建服装城。之后,市经信委、市发改委等部门约见协会相关负责人,商讨此事。去年12月,市发改委召开专题会,研究在巴南区建设重庆轻工产业基地的事宜,市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
今年3月,市长黄奇帆也明确指出,重庆中国轻纺服装城是市政府实现重庆市服装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形成服装产业集群化、规模化的重要举措。
招商 138户企业确定入驻
市渝派服饰协会秘书长李勇介绍,基地由上百个朝天门服装企业共同出资,总投资20亿元。截至目前,一期项目已经确定入驻企业138家。
李勇透露,包括广州、浙江、上海共计25家企业均已确定入驻。
“入驻轻纺服装城,仅是厂房一项,我就投入了一亿元。”在国内颇有名气的浙江海宁百貂汇皮草服饰董事长童瑞斌介绍。“以后我公司总部就设在重庆了。”童瑞斌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发展迅猛,与这些地区有限的土地、能源、环保承载能力形成越来越大的矛盾,劳动力成本也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开始下降。“相比沿海,在重庆制作服装的成本至少可以下降10%左右。”
运作 组建投资公司管理
市渝派服饰协会秘书长李勇介绍,2002年前后,一些服装老板曾想进驻巴南麒龙工业园,但至今未成规模;2004年,还有几十家服装老板集体到渝北圈地500亩,准备修加工基地。但直到2009年仅六成企业投产。
李勇表示,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轻纺服装城应市委市政府要求,组织成立了拓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对进驻该服装城的企业进行统一市场化运营和管理。据悉,该公司注册金为5000万元,巴南麻柳沿江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占有12%股份。
“新组建的公司还将为入驻企业统一服务。”李勇透露,例如引入合作伙伴、拓展销售渠道、寻找贴牌订单等;对于可能出现的老板中途撤资等风险,协会也拟定了应对方案。李勇称,进驻服装城的企业需满足一系列条件,如需提供200万元~300万元的自有资金,同时年产值至少需达到2000万元~3000万元等。入驻的每一户企业都有独立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厂房产权证。
产业规划
看看重庆服装产业今后是咋布局的
市经信委轻纺处处长蒋爱民介绍,根据市政府的规划,未来重庆轻纺服装将形成主城(巴南)、涪陵、库区、渝西、渝东南五大产业板块。其中,主城以中国轻纺服装城为中心,主打都市时尚服装设计、研发和加工,以及物流,其他区县向服装上游发展,即以都市时尚服装产业链为龙头,带动由纺织到服装的全产业链的发展。
“纺织产业布局则在周边区县。”蒋爱民介绍,涪陵一带以纺织的上游产业为主,打造中西部最大化纤纺织基地,依托120万吨PTA的化纤上游和40万吨PET项目,打造整个化纤产业,从原料、纺纱、织布到包括忠县的竹纤维、竹浆造纸,以及丰都的麻纺织。
以万州为中心,打造渝东北三峡库区纺织城,以山东如意集团50万锭紧密纺项目为龙头,形成棉纺、针织产业基地,同时发展物流,带动巫山、奉节、开县等落后区县的经济发展。
渝西以合川为中心,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针织产业基地,形成面料、纺纱、织布、染整产业链。渝东南地区搞服装加工、贸易、出口,并依托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特色服装服饰产品。“所以,各个板块各具不同特色,错位发展,不存在竞争,反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相互补充和相辅相成,这将有助于未来重庆市整个轻纺服装业的发展。”蒋爱民说。
新闻纵深
政府出资推产业升级 合力造出“渝派”一片天
如何改变重庆服装企业的现状?
品牌 政府出资鼓励走出去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重庆市服装行业年产值将达10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市经信委轻纺处处长蒋爱民表示,重庆市将借助国际服装节等盛会,集中包装推荐本土品牌,同时加大与国外经销商的合作,推动渝派服装闯荡国际市场。蒋爱民透露,明年,市政府将拿出400万~500万元,鼓励企业参加明年3月的北京服博会,政府也希望一些企业抱团以重庆整体服装形象亮相北京。
蒋爱民表示,一些东部企业会退出加工以及一些订单,重庆的企业可以争取过来,从最先的代工再自创品牌。另外,要积极走向国际市场。
蒋爱民曾多次带服装业内到沿海、香港、台湾甚至海外,参加各种展销会。她坦言,重庆企业品牌意识还不强,且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弱。她表示,重庆中国轻纺服装城一旦建成,将改变重庆服装“小、散、乱”的局面,形成合力。
人才 政企联动打破瓶颈
市服装协会秘书长陈尚福介绍,目前本土企业的设计与管理人才来源有:一是与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培养本土服装设计与管理人才;二是培训,把设计师送到沿海、国外交流学习,或者请外面的设计师来重庆做培训。陈尚福表示,先把自身这个平台搞好,培育出或者吸引设计人才自然水到渠成。据了解,近年来,重庆服装企业开出年收近百万元求才,吸纳设计与管理高管。
按照规划,重庆中国轻纺服装城将设立专门的人才培训中心。蒋爱民还透露,市经信委正在牵头筹建重庆市服装设计人才协会。“吸纳本地高校的知名教授以及本土知名设计师进来,共同培育更多的设计师人才。”
重庆尚贤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茂认为,在企业与政府的联动下,一旦形成品牌高地,人才也就会从沿海等地流向重庆。
配套 引入沿海配件企业
“渝派服装想做大做强,还必须解决产业链环节缺失。”市渝派服饰协会秘书长李勇说,由于本地没有生产企业,重庆服装所需的口子、拉链等辅料主要在沿海采购,这导致渝派服装的价格一直高于周边。
在此次搬迁当中,市渝派服饰协会将出面招商引资,引进外地的辅料加工企业进驻重庆中国轻纺服装城,届时,渝派服装的成本将降低20%左右,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我已经在巴南的工业园内租下厂房,现在已经投入生产了。”浙江一拉链厂老板郑权坤表示。
“想来重庆建厂的沿海服装配套企业很多,现在我几乎每周都要接到七八个咨询电话。”市渝派服饰协会常务副会长程其飞表示,协会通过主动招商,就吸引了10余名浙江老板两次到重庆考察,均是从事服装面料、辅料、拉链和钮扣等产品的生产的,“目前我们正在商谈入驻事宜。”
程其飞表示,随着重庆打造中国服装之都的力度加强,越来越多的沿海服装配套企业将目光转向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