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的市场售价,很多产品在中国内地的价格通常是偏高的。以联想最新发售的ThinkPadTablet企业级平板电脑为例,其在内地裸机和套装的售价分别比港版同款产品高出约三成。(据10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
商务部在年初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海内外的差价,内地市场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部分高档消费品售价高于国外的现象,已影响到了决策者对贸易平衡的判断。
更值得重视的是,出现价格倒挂的不仅仅是一些高端消费品。目前中国大陆大部分商品已经贵过美国。某些国内商品出口后价格也远低于国内,导致了“日本买茅台酒,韩国带中华烟”等现象。原料、生产加工等全部在境内,但在境内销售的价格却远高于境外,这无疑是莫大的讽刺。尽管部分厂家做出的解释是,这样的价格差距是为开拓国际市场,但之前媒体广泛报道的,一些广东民众甚至跑到香港购买生活日用品,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在解释产品价格倒挂的原因时,大家关注最多的是国内的税费。尽管较高的关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国内产业成长,但也会造成进口乏力,不利于消费者享受到国外价廉质优的商品。比如,奢侈品一般需支付25%左右的关税,在销售环节中还需要承担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而电子产品,也要先加收17%的进口关税。
但事实上,关税并不能完全解释国内外的价格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奉行了“内外有别”的定价策略。除了电子产品之外,部分奢侈品、化妆品、手表、甚至服装、日用消费品也都奉行同样的歧视性定价策略。虽然同一个产品在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价格,即使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价格战略也是属于一种常态的现象,但这个价差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不太公平。“中国制造”以低廉的成本和利润托起了全球“质优价廉”的消费,却又在本土终端消费市场为这些外资品牌贡献了高额利润,相当于为这些外资品牌打了“两份工”。
同时,随着出境旅游及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歧视性定价策略,都造成了同类产品国内外价格差别的客观存在,更是激化了国内消费市场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导致国内消费的严重外移。“价格倒挂”造成的“消费外溢”对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都是不小的损失,在国内消费常年萎缩、政府绞尽脑汁刺激消费的时候,却因为价格杠杆将消费力驱逐到了国外,实在令人惋惜。就此而言,降低关税和国内流通环节的税收、减轻零售企业负担无疑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同时,引导良好的消费观念、营造更公平有序的消费环境,适当监督企业的策略定价,对于拉动大众化消费、提振国内消费无疑也将带来较大的正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