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一项衡量贸易公司状况的半年度指数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信心下滑至2009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汇丰(HSBC)编制的贸易信心指数(Trade Confidence Index)显示,中国贸易信心指数跌至100点。贸易信心指数对全球进出口商的看法进行调查,100点意味着企业对未来六个月的前景持中性看法,低于100点表明看法悲观,高于100点则意味着看法乐观。
全球贸易信心指数则跌了两点,至112点。
汇丰亚太地区商业银行业务负责人奎恩(Noel Quinn)说,信心受打击,但实际情况受到的打击没有这么大。该行是贸易融资的主要提供商。他指出,客户活动依然相对较强劲,该调查的其他部分显示,尽管对前景的看法黯淡,对贸易额的期望依然很高。
他周一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看到人们尽管不乐意,却仍在下单,仍很活跃;问题是,如果悲观预期持续的话,人们愿意下单、保持活跃的情况还能持续多久。
该调查对6,344家贸易企业进行了调查,主要是在8月和9月进行的,调查可能没有完全捕捉到因对欧元区危机的担心和对美国可能遭遇新一轮衰退的担忧而出现的新的市场不确定。
亚洲贸易信心指数跌了3点,至112点。新加坡从121点下滑至105点。印尼表现最为强劲,从123点上升到144点,奎恩将这种情况归因于印尼自然资源方面的实力。
调查结果没有具体指明中国贸易信心下滑的原因,不过工资的上涨、信贷的紧缩、人民币的走强和发达国家对中国产品需求的低迷,这些因素可能都给中国制造商的利润率带来了压力。尽管如此,今年以来中国进出口额增幅较大。8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24%。
该指数于2009年上半年首次推出,在其不长的历史中,这次中国的得分是最低的。该指数最开始推出时,全球才刚刚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贸易最低谷走出来,当时中国获得了112点。
在中国的贸易公司中,有19%预计未来几个月贸易额会下滑,而上半年持有这种悲观看法的只有6%。
汇丰把贸易融资业务作为重点。全球商业银行业务负责人凯尔(Alan Keir)今年5月说,在“可预见的未来”,该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收入有望增长一倍,从25亿美元增至50亿美元。
奎恩说,单看信心指数下滑的话,未来三年贸易收入增长一倍的说法可能会受到挑战。不过,他说,更长远的前景以及实际情况显示,实际情况比贸易信心调查显示的要强劲。在一项相关的研究中,汇丰预测,主要受亚洲贸易的带动,2025年前全球贸易额将增长73%,亚洲的贸易额将增长近一倍。
奎恩认为不会出现2008年那样的贸易停滞。贸易增速放缓,但贸易额仍相对较高。比如,2008年曾停转的贸易信用保险市场,如今运转状况非常正常。
不过,银行业的其他部分已经收紧。
奎恩说,毫无疑问,用于资本支出和并购活动的更长期融资开始感到流动性受到更大挤压,商业房地产等也是如此。他依据的是自己对市场的看法以及所看到的竞争对手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