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关注:“双十一”的时候, 有位老电商人士在Q签名上写了一句话:“今夜,无人能眠。”这样的不眠夜,刚过了一个,又来一个:“双十二”。
淘宝官方数据显示,“光棍节”期间,淘宝网、淘宝商城“支付宝”交易总额突破了52亿,这超过购物天堂香港6天的零售总额。而淘宝自创的“双十二”,一天内为淘宝带来43.8亿元成交额,涌入1.2亿用户,相当于近8000个大卖场的客流量。
“双十一”“双十二”相继之后,所有人都记住了淘宝,甚至忘记了此前其因为商城提价而引发的争议。可是,买家们记住了淘宝,又有多少人会在这场大折价之后,开始钟情于参加活动的某个品牌,成为其忠实消费者?而对这些品牌来说,“双十一”“双十二”,除了赚到销量,还赚到了什么?
以服装为例,冬装销售是一年销售的重中之重,而在最应季的这两个月里,圣诞、元旦等促销节点本身就接连不断,再加上“双十一”“双十二”,如此大规模的接二连三促销必然拉低了冬装销售的利润,乃至整年的利润。
为什么大多数电商都如此迷恋低价促销?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冲动型消费,在“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氛围里,是很容易产生冲动型消费的。在促销节点上猛冲,很容易就能出一张很漂亮的成绩单。对于很多电商人来说,在一个企业,有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身价倍增;而对有些企业来说,它的第一目标就是销售额而非盈利,他们更看重的是未来的资本市场。
可是,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一场场盛大的狂欢宴之后呢?继续低价,还有空间吗?假如不是在清库存,5折之后,还能再低吗?企业会慢慢没了更低价或持续低价的空间,消费者却对低价充满了预期,他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等不来,他们还可以选择其他的品牌。
所以,靠低价换来的市场空间不是恒久的,甚至是危险的。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订单的冲量是可以拿钱买出来的,但是企业实现良性发展是需要时间练出来的,比如流程优化、关键指标设置是否合理,都需要时间、人员去做大量工作。”在低价换来了客户流量之后,品牌需要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赢得这些客户的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