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中国品牌“李宁”的第一家美国零售商店在俄勒冈州波特兰正式剪彩开业。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在市场份额节节下滑,国内“一哥”不保的情况下,李宁公司不仅没有节衣缩食,反而做了一件令人大感意外的事——去美国开网店。据报道,李宁公司已经在美国正式展开了网上销售业务,主要销售类别为篮球装、女装运动服及跑步鞋。
之前,李宁的国际化步伐已经遍布欧美国家,李宁不仅赞助了西班牙国家篮球队,还与美国NBA巨星奥尼尔进行了深度合作,借此加强美国人对李宁品牌的认识。而这一次,李宁的“走出去战略”则是,在美国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共同经营李宁在美国的品牌。
据说,这鞋卖的还真不便宜。据介绍,一双普通的李宁品牌男装运动鞋约80美元,与同类的阿迪达斯与耐克的鞋子价格差不多。
别人都在收缩战线,李宁却反其道而行之,这其中原因何在?一双80美元的运动鞋,价格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比并无优势,李宁为何在国外还坚持高价路线?种种疑问让很多关心李宁的人,都摸不着头脑。《天下公司》记者试图联系李宁公司进行采访,李宁公司在回复《天下公司》的邮件中说,李宁公司的海外市场策略没有改变。根据李宁公司的战略规划,目前李宁公司仍在探索及积累海外市场拓展经验的阶段。通过“数字李宁”这一家公司在美国开启电子商务业务,旨在进一步探索美国市场并积累海外市场的经验,同时李宁公司的成本不高,风险可控。
国际化是李宁一直的追求所在。李宁公司CEO张志勇给李宁的国际化定的标准是:海外部分的收入达到20%以上,李宁的国际化道路才可以称得上成功——目前李宁的海外贡献率还不到5%。对于李宁的国际化路线,运动品牌专家张庆认为,李宁的国际化路线其实已经失败。就美国而言,尽管签约了众多NBA大牌明星,但是李宁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还是极为有限的。
张庆:在2001年的时候,张志勇刚刚担任ceo就提出推动李宁国际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海外市场的收益要占到总收益的20%。现在这方面的发展,10年了,还没有达到。海外某些国家还可以,但是在美国和欧洲这样的市场还是比较初级。他签了一些大牌球星,但是客观上是对国内市场的推动力更大些。
张庆认为,李宁在美国成立网上商城,也许并不在意有多少销售量,更主要是搭建销售平台,突破在美国线下销售渠道的限制。
张庆:在美国和欧洲这样的市场,品牌销售渠道相对规范。一个新的品牌想进入这个市场,一方面有阿迪、耐克以及当地品牌的阻碍,另一方面当地的一些渠道也大都被这些品牌所掌握。李宁要进入,也许透过网络,可以打破地域的边界,增加一种分销方式。
如果放在3年前,李宁公司大肆国际扩张的举动,可能还会赢得满堂彩;但是如今的李宁,却让人不得不质疑其海外扩张的正确性。根据其上半年财报,尽管李宁公司以94亿港元的营业额领先于安踏体育的74亿港元,但在集团盈利方面,安踏15.5亿港元远超李宁的11亿港元,李宁国内“一哥”的地位被安踏取代。
事实上,李宁上半年业绩下滑并不出乎意料。自从去年大刀阔斧地进行战略转型以来,李宁就一直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订单下降、股价大跌、高管辞职、公司发盈警……毫不夸张的说,2011年以来李宁公司几乎没有好消息传出。
这几年,运动品牌的竞争早已白热化。以安踏、特步、匹克为首的“福建帮”异军突起,他们以秋风(微博)扫落叶的草根精神,用专卖店的方式,迅速地完成了对原先李宁重要的二三线市场的覆盖。安踏等门店操作灵活,以鞋类为例,他们价格通常在250元以下的区间,且门店大多为总部直接管理,能迅速对市场做出反应;李宁的每双鞋平均比安踏贵35%左右。
而在一线城市,在耐克、阿迪达斯的强大压力下,李宁也避免不了一场正面战。李宁的价格通常比阿迪达斯、耐克低10%左右,在一线城市,李宁的品牌影响力和10%的价格差,通常是一个尴尬的界限。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宁还依旧我行我素,加大海外市场的投入,漫长的成长距离,会不会让李宁随时可能陷入国内失守、国际化还未成功的两难境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