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外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对比时,我们最常说起的两种差距,一是企业自发创新动力不足,二是人才后备资源匮乏。想来并不奇怪,这两个因素之间原本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都是由“人”来决定的。
抱着对破解产业困局孜孜以求的心态,我们调查了美国、德国、荷兰、捷克等产业用纺织品相对发达的国家,然而却惊奇地发现,他们在专业人才教育方面几乎是个“空白”。在他们的大学院系中,并没有特别针对该领域的学科建设,相关企业招收的专门人才多为工程学、材料学、有机化学或其他交叉学科的毕业生。
相对而言,目前我国已有5所纺织高等院校正式设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除了最早一批的天津工业大学、东华大学,还包括后来的南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苏州大学。河南工程学院也正预备开设该专业,中原工学院在纺织工程专业下设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方向,西南大学在纺织工程专业下设立“非织造”课程。
一面是遍地开花的学科建设,一面是相对孱弱的产业机体,于是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辩论便就此展开。院校争相开设“非织”专业,与我国产业用纺织品领域自上而下的关注模式倒是十分匹配,国家需要、行业需要、企业需要一定是数量增加的根本原因。而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却对工程教育的人文质量提出苛刻的要求。
几年前,中国工程院曾对我国500强中的39个人型企业以及来自50个企业的近4000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有关创新能力的调研,从个人因素、企业环境和学校教育3个方面,以及企业工程链的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若干主要岗位出发,通过构成和反映工程技术人员内在创新能力的14个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并不理想。
按照2005年国家正式批准纺织高等院校设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算来,本科毕业生最多3届。而那些2007年以后才建该专业的院校,直到去年才真正迎来首届毕业班。相对行业近5000家企业的总量,这些炙手可热的人才不过是杯水车薪。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已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并非都对招生和就业表示出绝对的信心。
行业需要更充裕的高素质人才储备,院校培养的对口人才却有砸在手里的危险,这不得不让人忧心:需求与供给之间是否缺乏有效的桥梁?
首先从招生和就业来看,多数被调查院校都倾向于不大肆宣传,只是将招生信息放入招生简章。前期宣传的不利,势必对生源质量造成影响,也不排除那些误入专业、日后改行的教育资源浪费。而更换专业在许多高校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一旦认识到“非织”专业前景却不得进入,损失潜在优质资源可谓二次浪费。
其次从产学研一体化来看,关于通才与专才的辩论硝烟未散,而通到什么程度、专到什么境界以及两者如何兼顾,还要企业的检验说了算。企业对教育的参与度早已颠覆之前的想象,除了设备投入、建实训基地、课程项目化等,更有商业味道的定向委培、企业冠名,也有意冲破校企合作的固有模式,谋求人才定制最大化。当然前提是某些底线不能逾越。
最后从人才观来看,这将是一次回归人本位的探索与争鸣。国内院校都意识到国外“动手与创新”教育值得借鉴,但其真髓恐怕不是简单复制来的。学生,不仅是学校的教育成果、企业的人力资源,更应该是自己命运的掌舵者。有学者把大学的功能由高到低划分: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教会学生如何思维,三是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
这里面,我们看到了“价值说”与“工具论”的分野。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融合是高等教育的分内之责,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