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于内地赴港个人游放宽,香港各大商场节前“丁旺财旺”,再次成为新年的商业赢家。
深圳人赴港购物比例 没有去过72.73%27.27%去过
昨日发布的2011年度深圳市民赴港购物调查显示
深圳人赴港消费呈加速态势
深圳人赴港消费愈演愈烈,据估算,去年香港分走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消零)超过5个点!昨天,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深圳市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11年度深圳市民赴港购物调查显示出这一严峻的趋势。有深圳政协委员近日提出议案:建议设立免税区,防止消费外溢。
调查
香港服装和鞋仍是深圳人最爱
大多数深圳人都有过赴港消费的经历,那么深圳人在香港最爱买什么,答案是服装和鞋。
《2011深圳人赴港消费调查》显示,深圳市万人市场公司经对2116个有效样本的统计分析显示,赴港购买服装/鞋的占比最高,达55.98%;化妆品紧随其后,比例为46.27%;另外,家电/数码产品、日用品的比例也超过30%,珠宝首饰、烟/酒/茶和皮具箱包占比均超过15%;其他商品占比相对较低。
从性别上看,女士购买的商品以化妆品、服装/鞋、日用品、药品/保健品、家电/数码和珠宝首饰等为主;男士购买的商品以服装/鞋、家电/数码产品、药品/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和烟/酒/茶等为主。
深圳人选择去香港购物的理由,主要有“产品款式多样,可选择性强”和“同等商品,价格比深圳便宜”等。
从“赴港购物”和消费者的对应分析上看,高知、高收入的深户群体,去香港的购物比例最高、频次最高。据统计,热衷香港购物的人群,收入20000元及以上的占16.88%,而收入5000元以下的仅占1.46%;本科及以上的占9.39%,初中及以下仅占0.88%。
解读
赴港“打酱油”
比例大幅攀升
记者对比了2010年的赴港购物情况,有几组数据非常突出,也异常刺眼:
2011年,深圳常住居民专门去香港购物占比为27.27%(至少1次),相比2010年赴港消费的11.41%翻了一番多。从消费者专门去香港购物的频率上看,每月至少1次赴香港购物的比例,也从2010年的19.36%上升到25.30%,这表明,热衷“赴港购物”的群体不仅越来越庞大,且赴港消费者也越来越多。
另一组关于购买品类的对比分析数据也让人汗颜:2010年,深圳人到香港购买日用品的不足一成,仅占比例的9.36%,2011年,这一比例已增长到30.85%,是原来的三倍!在调查其中原因时则看出,2011年因为物价上涨,港元对人民币贬值,消费者去香港购买日用品比深圳便宜、国际知名品牌更多。
种种数据表明,深圳人赴港购物,正从原来的小众的、偶尔为之的购物行为,逐渐成为不少深圳人消费的主流选择!
声音
政协委员提应对之策:
设立免税区
“根据以上数据,如果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深圳常住人口1035.79万计算,15-64岁人口为915.64万人。2011年专门去过香港购物的约250万人,每月1次赴港购物约有63万人次,加上偶然或顺带在香港消费的另外74.40%消费者的186.5万人次,按每人每次消费2000元计算,2011年香港分流深圳消费至少在188.5亿元以上!2011年深圳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3528亿元,2011年香港分流接近5.3%!”说到这里,深圳零售协会会长花涛有些激动,“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措施,任由消费大量外流,将不仅影响深圳商家的发展,更影响了深圳GDP保持平稳增长。深圳市政府对此现象应给予足够重视!”
花涛指出,日前《深圳特区报》刊出的《市民香港淘货 深圳商业受伤》的报道引进了业内人士的关注,近期协会组织对赴港消费进行了进一步摸底,在刚刚落幕的深圳政协会议上,商业界的政协委员提交了《向中央争取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政策,打造深圳国际消费中心核心重要要素》的提案。
提案指出,在出口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具有更大的潜力,深圳也提出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目标。然而毗邻香港的深圳,正面临着消费外溢的严峻形势,推进降低消费品关税、扩大进口、缩小深港两地差价是深圳拉动消费的必行之策。
提案建议,深圳市政府应尽快向中央争取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的政策,争取调低消费品进口税,包括将一些商品从奢侈品目录中排除,降低关税,增加进口。此外,深圳可效仿海南省制定离岛免税政策,设立一定范围的免税区、免税商场,增加深圳城市和深圳企业与香港及香港同行的竞争力,从而保持深圳GDP以及社消零的稳定增长,为深圳打造国际消费中心赢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