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开始停牌的ST海龙近来坏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
2月15日,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下调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至CCC,11海龙CP01信用等级至C。在过去的5个月内,ST海龙已三度遭降级。
此前的2月8日,刚刚爆出1.29亿新增逾期贷款,12日又公告称其累计诉讼标的额至少已达1.62亿元,共有7家单体公司牵涉诉讼事件,达到了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2.92%。庞大的债务黑洞、持续恶化的财务状况,让这家曾经是化纤业龙头的公司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经营困境。
实际上,ST海龙最新的财务报表已经显示,截至2011年结束,ST海龙已经超过了100%的负债水平,公司严重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糟糕的是,被市场寄予厚望的恒天集团退出重组几成定局,ST海龙1月5日公告称恒天集团中止了委托加工协议,“合作事宜未取得进展”。
已经资不抵债
出现在联合资信出具的这封最新的信用报告中“资金链极度紧张”、“支付压力很大”等带有刺激性的字眼,足见ST海龙目前糟糕的状况。
联合资信下调评级的原因是1月30日山东海龙发布的“业绩预亏公告”,该公告预计公司2011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2亿元。有进一步的消息显示,截至2012年2月6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金融机构的逾期贷款额累计达到5.27亿元。
实际上,ST海龙在2月10日的一份公告中也直言不讳地表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涉及多起诉讼,经营及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更早在2011年12月10日,公司披露的修正后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高达74.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16亿元,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继2月8日爆出1.29亿新增逾期贷款之后,ST海龙12日又公告称其累计诉讼标的额至少已达1.62亿元。根据公告披露,共有7家单体公司牵涉诉讼事件,其中包括母公司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及旗下山东海龙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海龙化纤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
偿债危机一再加码,不断考验着相关方面对其还款能力的信心。另外,ST海龙还存在高达37亿元的对外担保额度(包括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间的担保),超过了净资产的11倍,脆弱的担保链已难堪重压。
随着4月15日该笔本息约4.2亿元的债券到期日的临近,市场对公司能否如期偿付更是让人揪心起来。ST海龙的发行方恒丰银行不能够伸出援手“帮助”兑现,那么ST海龙可能成为国内首次短融券违约的信用主体。
累及多家机构
深陷泥潭的ST海龙也让在他身上“押宝”的多家机构陷入了困境之中。根据ST海龙2011年三季报显示,在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涉及多家机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人寿保险两只产品、中融信托、民生加银内需增长基金等位列其中。由于山东海龙在去年8月下旬即停牌,因此上述5只产品均被锁在其中。
按照ST海龙停牌前的收盘价4.82元计算,民生加银内需增长基金持有200万股的市值为964万元。根据该基金披露的去年四季报显示,其资产净值为54523万元,ST海龙市值占其资产规模约1.77%,其涨跌对净值会产生一定影响。
除了民生加银,截至2011年9月30日,人保旗下的人保财险及人保寿险两家公司共计有三个账户重仓持股ST海龙,分别位列第四、第五、第七大流通股东,累计持股1632.44万股,按ST海龙停牌时4.82元/股的价格计算,持股市值达7868.36万元。
根据ST海龙的相关公告显示,人保系旗下三个账户首次出现在ST海龙前十大流通股东是在2011年一季度。当时ST海龙股价在5.02元-6.6元之间波动,可以测算出人保三账户的持股成本应在9199万元-12094万元。
最后一根稻草
在晨鸣纸业和恒天集团退出的情况下,对于ST海龙来说,能够出手相救的似乎只有潍坊市政府了。一个不利的消息是,ST海龙前几天的公告披露,潍坊市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潍坊市国有资产经营投资公司因6000万元借款纠纷起诉公司及公司子公司。
“不到万不得已,作为ST海龙实际控制人的潍坊市政府不会袖手旁观。”国泰证券高级分析师吕爱文对本报说。
“潍坊市仍旧在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对于企业而言,依靠自身目前很难走出困境,最终走出困境仍有赖于地方政府的支持。”ST海龙副总经理、代理董秘马立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与潍坊恒和置业有限公司签署委托加工协议,目前公司生产经营较为正常,销售基本无库存,但由于整个行业景气度不佳,公司盈利能力仍较弱。
不过,对于潍坊市国资委这次利用所属企业“输血”ST海龙,试图挽救其于危难之中,一些投资者并不买账,认为“这似乎是在浪费时间”。
从公开资料可以看出,ST海龙大股东——潍坊市投资公司(下称潍坊投资)持有其16.24%的股权。潍坊投资2011年6月末资产规模为99亿元,但收入仅有2亿元,利润总额为1.64亿元,账目现金为1.55亿元。对于亏损10亿元、逾期贷款5.27亿元,且即将到期4亿元短期融资券的ST海龙来说,潍坊投资整体实力难以对其提供实质性支持。
“现在就看海龙实际控制人潍坊市政府的态度,但目前没有见到实质性重组的动作。”一位基金经理坦言,潍坊市政府对如何处理海龙巨额债务应该也很头疼,“用地方财政来处理数亿元的巨额债务,处理不好,会遭遇很大的社会和舆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