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0元,这对棉商谢长福(化名)来说是一个吉祥的数字。尽管2012年纺织行业有诸多不确定性,但因为有国家收储价“垫底”,谢长福显得较为淡定,不像去年初那般忐忑。
过去一年,盛产棉花的江西省彭泽县几乎所有棉商都出现亏损, 谢长福也不例外,他粗略计算了一下,这个小县城所有皮棉厂加起来的亏损大约在2亿元,不少皮棉厂因撑不下去已关闭。
“去年囤棉过程中,市场好时一吨可以赚3000元到5000元,但稍不留神没把握好卖出时机,一吨皮棉则亏损1万多,绝大多数人都是亏的。最近几个月,棉价逐渐趋稳,现在一吨皮棉只能赚500~600元,尽管利润薄,但风险也减少了。”谢长福介绍。
如今,棉市终于告别了跌宕的畸形期,逐渐回归理性。在过去两年里,中国棉价疯狂震荡,整条纺织链随之惊跳。2010年5月棉花价格从17000元/吨扶摇直上,2010年11月和2011年2月两次上涨到近35000元/吨。高企的棉价,令中国纺织企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工信部数据显示,2011年前7个月,中小企业整体利润率不到3%,60%~70%的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生存困境。
不过,涨得快跌得也快,棉价从去年3月超过3万元/吨的高价位上一路跌跌不休,到8月份跌至19000元/吨左右。在此情况下,国家从去年9 月8日开始启动了新棉花收储,收储价格为每吨19800元,棉价才逐渐止跌企稳。
“目前市场需求不旺,前来采购和提货的纺织厂很少,市面上的棉价低于国家收储价,我们的皮棉主要进国库,凭着货单还可以向银行贷款。”谢长福对今年棉市倒不担心。
相比之下,下游纺织服装企业则焦虑许多。欧债危机持续乌云密布,汇率依旧波动,加上国内人工等成本继续上涨,这些在影响着纺织服装企业的经营。
受物价上涨因素影响,2011年内需消费增长略有减速。1~11月,全国限额以上衣着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9%,扣除涨价因素,1~11月衣着类商品零售额实际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较2011年一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
而出口数量增长接近“零”甚至负增长。去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479.6亿美元,增长20.04%,这主要是价格提升支撑出口增长。据行业测算, 2011年1~11月,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同比提高20.4%,对出口总额增长的拉动作用达到98%。剔除价格因素后,1~11月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同比仅增长0.5%,其中服装出口数量仅增长0.1%。
而今年1月,因国际市场终端需求疲软、春节放假以及部分出口订单向周边低成本国家转移等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15.19亿美元,同比下降0.42%,金融危机后首次出现负增长态势。
上海飞马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陆龙生表示,出口一时多一时少,例如春节前一个星期就有2000多万美元,但节后上班的第一周仅40万美元,从目前情况看,整年走势不明朗。“初步预计我们今年出口有个位数增长,但也可能略有下滑。去年是美国订单减少,而今年轮到欧洲市场,不过,东南亚市场还是不错的。”陆龙生说。
宁波华美线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晓南称,棉价平稳下来也无法舒缓公司的压力,欧洲订单太令人头痛,一方面是订单有所减少,另一方面是价格也无法谈拢,而人工成本还在上涨。
陆龙生也谈到,缺工以及工人成本依然在困扰纺织行业,沿海工人月薪大约涨到3000元,该公司已将订单从江浙沪转移到江西的工厂,采购成本降低了5%~10%。此外,还开始发力内销市场,收购了“双船”品牌,就是为拓展内销而铺路。
第一纺织网资深分析师汪前进认为,今年纺织服装行情可能不如去年,内销市场相对稳定,而出口将先降后升,全年可能是负增长,服装出口预计下滑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