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对新兴市场贸易提高5个百分点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是否还有空间?
据商务部测算,去年我国占世界贸易总量10.8%左右,而从历史数据来看,西方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德国都曾经达到20%甚至更高的世界贸易份额。
“我国的理论界都在分析说中国的对外贸易占全球份额多少是合适的,今天有很多专业人士,请大家算算看多少比例是合适的。”上周末由商务部研究院主办的外贸形势新春报告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钟山给在座的专家学者布置了这道题目。
在他看来,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仍有空间。
新兴市场5个点
仅仅3月19日至21日3天,美国接连对中国产品发起5宗贸易救济措施,密集程度前所未有。
“在外部环境上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今年以来我国共遭受了8起贸易摩擦,涉案金额22.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0%。”钟山表示,欧洲国家提出的产业回归计划,与中国形成了正面竞争。
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源能源成本等要素价格上升,再加上人民币汇率升值,外贸传统竞争优势有所削弱。
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箱包、玩具等产业,劳动力成本因素影响较大,要素成本增加之后,直接导致竞争力下降。
“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对成本敏感的外资和内资开始对外转移,如果这个趋势再持续5到8年,可以想象它会对我们的外贸和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表示。
对此,商务部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内,外贸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是优化外贸国际市场布局和国内区域布局。
据钟山介绍,第一个布局是国际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力争到2015年末,除美、欧、日、港这些市场以外的新兴市场,要提高比重5个百分点。
第二个优化国内区域布局角度,稳定东部沿海地区外贸规模同时,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中西部地区外贸占全国外贸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
“去年沿海10个省占我国对外贸易大概是88%左右的份额,也就是说中西部地区只有12%,实际上去年已经发生变化了。2010年我国沿海地区占外贸份额大概是90%,其他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还不足10%。”钟山表示。
政府别再当保姆
从1-2月的进出口增长情况看,我国进出口累计增长7.3%,虽然这个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和第四季度有较大的回落,但是商务部研究院中贸研究部副主任李健认为已经显示出一些积极的迹象,比如对美国增长12%,对日本增长14.7%。
“中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出口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现在已经高于整个的出口增速,这说明发达市场中这两大市场的需求在回升。”李健表示。
尽管如此,外贸形势仍不乐观,企业界对外贸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方面有更多期待,商务部表示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相关的政策措施。
据钟山介绍,在财税政策方面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稳定,加大出口退税的力度,在货币政策方面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引导企业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汇率浮动,积极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工作,扩大出口服务贸易试点企业名单。
在金融政策方面完善贸易融资业务差异化的监管政策,支持商业银行增加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水平,提高对小微企业的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
在贸易政策方面加快加工贸易审批,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的延伸,继续履行对最不发达国家零关税的承诺。同时要改进许可证管理。
在李健看来,国内进出口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仍需深化,很多产业在扩大对自己产业的保护,民营企业难以平等地进入,而且从外贸方面来讲,国家的财税金融政策还不够稳定和制度化。
“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还不够,涉及到外贸的主管部门很多,有的机关机构迷恋行政手段,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差,这样一种体制环境就造成了很多企业仍然把政府当保姆,仍然寄希望于国家的政策,实现自己的利润和增长,这种中长期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今年的问题。”李健说。
“政府在目前阶段一定要防止出台以稳出口的短期临时性政策,变成长期转方式、促改革和调结构的障碍,也就是说我们的政策究竟是顺周期的政策还是逆周期的政策。”张燕生表示,在逆境中尤其要转变的是政府,政府要更加相信企业,在困难的时候让外贸企业抓住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