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定放松一部分汇率管制,从周一起扩大人民币汇率日浮动幅度。此举受到各方欢迎,被视为迈向最终允许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的重要一步。
从本周起,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相对于当日官方中间价的日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
分析师们预计,中国央行在未来几个月内仍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作为针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缓冲,但扩大浮动幅度之举将为未来由市场力量(而非政府)决定汇率打下基础。
北京方面希望有朝一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使其在全球舞台上与美元和欧元分庭抗礼。扩大浮动幅度意味着中国向这个目标走近了一步,尽管中国仍需推行风险较高的其他改革、放开资本账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此举是“中国央行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的一个重要步骤”。
美国财政部称,此举如果实施得当的话,将“有利于中国、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但补充称“有必要取得进一步的进展”。
迄今中国汇率形成机制一直相对简单。中国央行自2005年起采用交易区间来引导人民币汇率“爬行盯住”美元。央行在每日早上市场开盘前设定汇率中间价,然后在全天不时干预汇市,以使汇率保持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
尽管每日有涨有跌,但近年来人民币相对美元稳步走高(年升值幅度达5%至7%),只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暂停了一段时间。
扩大浮动幅度后,人民币汇率应当变得更难预测。但北京方面并不会很快放弃控制汇率。相反,它希望拓宽其所称的“汇率形成机制”。
它希望参考一篮子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等)来调节人民币汇率。在实践中,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依赖程度最大。
美国银行-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陆挺表示,扩大浮动幅度将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更大的“双向波动”,使人民币转向基于篮子货币的弹性汇率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