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9日,如意·2012中国服装论坛以“构建世界格局下的中国服装品牌”为主题,剖析全球经济、文化、时尚与市场正在发生的改变,思考中国服装品牌经营理念与体系的创新构建,为服装业界带来了一剂高浓度的营养液。而关于服装设计的精神及它的未来,是本次论坛重点讨论的话题。
俄罗斯有一位极聪明的女商人,她学的是金融专业,拿到了MBA证书,在伦敦市中心有一个大卖场,此外,她还建立了一个很好的网站,潜在客户群一大把,也制订了看起来颇完美的市场开发规划,但是,她创立的品牌并未如愿取得成功。
这是英国圣马丁学院院长Jane Rapley在如意·2012中国服装论坛上讲的一个故事。在Rapley看来,这位俄罗斯女商人致命的问题,是她在整个业务当中没有确定产品的核心理念,不知道如何通过产品表达思想。而这,就是品牌的DNA。那么对于一个品牌来说,该如何表现并传递出自己的DNA?Jane Rapley认为,设计师是承担这一工作的核心人物。
对设计精神、服装设计未来的探讨,是本次中国服装论坛的重头戏。3月28日下午的3场尖峰对话中,建筑设计师张永和以及服装大师山本耀司都发表了各自对设计精神的理解,而29日第一场平行会的主题便是“中国服装设计的未来”。
“设计是服装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设计作为原动力,这个企业就不用干了。”在3月29日下午的专题平行会上,ACCI始创国际董事长张武开门见山地说道。在他看来,品牌不创新就会闷死,一个想做百年品牌的服装企业倘若没有设计作为指导,命不久矣。
不过,张武所说的设计并非只指服装设计。造型设计、商业设计、企业设计、社会价值的设计都是一个品牌需要承担的工作,而目前服装行业的“设计”更多着眼于“造型设计”。张武认为,如何把一件已设计好的衣服卖出去,这一过程也需要精细化的设计。
这与北京依文企业集团总裁夏华的观点不谋而合。“不仅仅是产品的设计,服务的设计是更重要的。”依文刚开始推管家服务时,并不被很多人看好。不过夏华认为,品牌与顾客的每一个接触点都需要用心设计,小事、细节对于一个品牌来说却至关重要。
“品牌创新与设计突围”是张武演讲的题目,演讲结束,他还不忘强调说,每一个品牌的成功和失败都绝非偶然,但是失败的企业一定没有设计执掌。唯有设计才能在高成本时代下创造更多的价值,设计突围是服装品牌创新的唯一出路。
从拿到论坛的日程表开始一直到论坛结束,相信很多人都坚定了这样的判断:中国服装论坛无疑已成为“跨界”最厉害的行业论坛,从3月27日揭晓的2012中国非凡时尚人物获奖名单即可窥见一斑。
除了王府井百货集团总裁刘冰、华润置地商业地产事业部副总经理郑义、瑞安房地产商业副总经理陈纯获得“2012年中国非凡时尚人物商业推动奖”以及山本耀司获得国际奖外,其余获奖者和服装行业都貌似没什么关系。他们是当代著名油画艺术家张晓刚、中国女红坊创办人陈曹倩、著名古琴制作与演奏艺术家王鹏、中国美术馆官长范迪安、木作文物修复专家何躍军。
而在之后两天的论坛环节,我们看到了建筑设计师张永和、台湾当代传奇剧场艺术总监吴兴国等其他领域内的专业人士现身。从建筑到戏剧,从宜兴紫砂壶到中国女红坊,今年的中国服装论坛仍在试图通过探究美学给服装业内人士挖掘更多的精神给养。
频繁的跨界令很多人不解。论坛秘书长王军不止一次接到这样的反馈“论坛讲生意的内容太少,谈文化的东西太多了。”但中国服装论坛没有放弃美学这一更注重精神表达的内容,因为在王军看来,“现代社会中,精神才是最强而有力的,最精神的才是最物质的。”
这样的坚持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在3月27日的非凡时尚人物颁奖典礼上,山本耀司欣赏完古琴演奏艺术家王鹏的表演后,很高兴地说他从中国古琴中找到了下一次发布会的灵感。这就是跨界在服装领域产生的价值。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企业家明白,只是服装本身或面料方面寻找创作灵感是有限的。跨界其他艺术领域或许是非常重要的灵感源泉。
翻看完西方时装发展史后,时装设计师何平也发现,音乐和时装是密不可分的。“音乐是西方设计的原动力之一,从爵士到摇滚,音乐滋生在每个设计师的灵魂里,和品牌的气质风格息息相关。”在“中国服装设计的未来”专题平行会上,何平如此说道。
“无论什么样的交流都是很好的,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艺术界,还是建筑界,和知名的建筑师、设计师交流很重要。”时装设计师叶明子也发现,国外的时装周常常能聚集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她建议中国服装界也应该让更多其他领域的艺术家参与进来,因为艺术是相通的。
圣马丁学院院长Jane Rapley也认为,时装设计师不能独立于其他的设计师,最理想的局面是时装设计师与其他行业的设计师进行整合,设计师还应与技术人员、科学家或者企业家等进行更多的融合。
“这样设计师就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能够更好的了解在其他领域所产生的进一步的发展,能够让他们更好的来理解人们到底对他们的服装或者对于时尚有什么了解。”在Jane Rapley看来,设计师必须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待世界,他们需要更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