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海宁地处钱塘江河口,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城和观潮胜地,素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美誉。海宁潮势不可挡,远望,江流茫茫如素车白马,波涛万顷;近看,沧海横流如万马奔腾,惊雷贯耳。海宁潮变化多姿,有“江横白练一线潮”,有“惊涛裂岸返头潮”, “碰头潮”则更是惊心动魄,一声霹雳如蛟龙脱锁,两潮相碰如双龙相搏,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大有摧枯拉朽之势!正是气势磅礴的海宁潮,养育着世世代代的弄潮儿。如今的海宁,不仅有“海宁潮”这一世界自然奇观,还有“中国皮革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和“中国经编名城”等诸多桂冠––经编,是海宁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堪称传说的一个奇迹。说到经编,就不得不说海宁经编产业园区,这个以“经编世界,世界经编”叫响业界的特色产业集群,从2000年创建以来,第一个十年实现了经编产业的高度聚集,成为名副其实“经编的世界”;从2011年开始的第二个十年,它迈上“世界经编”的征程––争取用十年的时间,成为昂首屹立于东方的“世界经编之都”!
作为浙江省省级开发区,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已经成为中国纺织行业的一张闪亮名片––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全国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科技部命名的“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的“中国经编名镇”、“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全国纺织品牌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纺织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基地”……2011年年底,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又递交了开启“经编世界”走向“世界经编”征程后的第一份答卷:开发面积5.7平方公里,入园企业471家。2011年全年实现技工贸总产值30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01亿元,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9.2亿元,其中利润6亿元。成绩斐然,是十多年对特色产业集群工作不懈努力的累积,更是近年来提倡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带来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明显成效。
特色集群 小园区培育大产业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发展之初曾经只是一个拥有3家经编入园企业的小型乡镇工业园区,园区领导盯准产业,对外定向招商,对内注重引导。如今,这里聚集的经编及相关生产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达到数百家,经编产业经济总量占海宁市行业总量的70%,占全国行业总量的20%。
这里的经编产品做得琳琅满目,应用领域逐渐从服饰用、装饰用延伸到产业用。园区的产业用经编产品目前已经占到了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75%,篷盖类柔性复合材料、充气游乐材料、经编土工格栅、玻璃纤维经编增强材料等等层出不穷。世界第二大风力发电机制造––Gamesa(歌美萨)制造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德国大陆轮胎生产的轮胎、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的汽车顶篷布中都用上了这里的产业用布,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会长沈顺年形象地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下游的,经编产品都有!”
科技创新 猛进如潮促进转型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我们更加确定,只知道靠着行业形式好、埋头搞生产是不行的,一直以来的新产品开发在那个特殊时期让我们有了收获。做企业,科技创新还是硬道理。”这是园区企业海宁万方经编有限公司总经理毛伟华回首2008年的感触。
在全球经济广受经济危机影响的时期,海宁万方经编有限公司却逆势而上,不仅满负荷生产,还要引进新设备。毛伟华说:“园区一直在引导我们企业科技创新。多年前我们响应号召开始转型,和日本合作开发高档复合功能性抗静电、防病毒面料和汽车内饰产品。丰田汽车的订单早在2008年就已经签到今年了。”在园区,和万方经编一样的企业不在少数,每年的马桥经编交易会上,企业都会亮出新产品,吸引客户眼球。而这些新产品背后的助推力,就是园区不断引导的科技创新。
创建国家信息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来,园区大力实施“科技兴园”战略,设立了实验工厂,成立了技术中心,与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研发合作伙伴关系,根据企业反馈的市场信息提供研发方向,共同解决研发难题。近两年,园区还组建经编产业专家服务组,成立经编技术学会,建立经编研究院,搭建起内容丰富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濮新达说:“通过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我们将高端的行业智力资源集中起来,不断开发新产品、解决新问题,同时也协助企业创建自有技术中心及研发中心,实现以科技促发展的目标。”
园区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目前,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批股份制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中心1家、嘉兴市行业技术中心8家、海宁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专利示范企业6家。先后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8个,拥有国家和省级新产品600多个,获得国家和浙江省专利600余项。
品牌创建 日新月异助推提升
每年3月和10月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办的纺织面料展上,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的企业都要抱团亮相,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马桥经编”,这是2008年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联合授予园区的浙江省区域名牌。
扎实、稳固的产业基础,为园区开展品牌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自认定以来,已经有四批30余家企业、40多个产品被批准使用“马桥经编”浙江区域名牌。濮新达主任自豪地告诉记者:“优质产品的标志、质量诚信的代表、科技创新的先锋、社会责任的表率、团结协作的模范,这就是‘马桥经编’的内涵。”
在区域名牌的创建、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园区以企业单体名牌培育创建和区域名牌推广使用为载体,通过出台质量自律办法、设立投诉电话、签订企业质量诚信承诺书等举措,督促企业夯实质量管理基础,积极引导企业规范内部管理,在企业中推广5S、6S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引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挖掘内部潜力,积极营造政府支持、部门主导、行业配合、企业参与的良好氛围。为了增加区域名牌的含金量,提升“马桥经编”的话语权,园区检测中心牵头,积极组织企业起草并制订行业标准。仅2011年,就制定了行业标准《柔性广告喷绘布》、《篷盖用复合机织织物》、《帐篷用双轴向经编布》、《色织牛仔布》、《玻璃纤维投影幕布》、《聚酯纤维投影幕布》、《篷盖材料用PVC膜》、《涤纶经编面料》等行业标准和联盟标准。
品牌要美誉度,也要知名度。如果美誉度是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上,那么知名度就要靠宣传的力量了。早在2006年,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就发起并组织承办了中国经编设计大赛,迄今已经连续七届,马上将掀开第八届的序幕。经编设计大赛不仅吸引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更通过颁奖晚会的形式,通过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等主流大型媒体平台,向全国的观众介绍“马桥经编”。
心怀梦想 迈向世界经编之都
“产业用纺织品已逐渐成为纺织品中的大宗,目前全世界总耗用量约为纺织纤维总量的三分之一,经济发达国家产业用纺织品耗用量约占纤维总量的45~50%,产业用纺织品大有可为!”说起未来,濮新达充满希望。
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的产业用纺织品示范基地,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将朝着产业用方向继续实施“经编立园、科技兴园、人才强园”三大战略,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度,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加强人才培训和人才引进,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积极实现园区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向世界经编之都迈进!